2009-12-20

[电脑网络]卡巴斯基与网盘的冲突解决一例


今天上传文件到megaupload,试了多次都不成功。症状是无论多大的文件都是瞬间完成,然后出现一个undifined,却没有给我链接。到账户设置里查看,也没有新文件上传。之后我又实验了多次,也换了好几个网盘尝试,都是上传失败。

上网找了一圈,很多人报告这个问题,然而成功解决的却不多。有人建议卸载了卡巴斯基,这不是解决而是逃避问题。MaaJiaa 建议添加地址信任(见这里),但我试了一下,不起作用。
在同一篇博客中,MaaJiaa 文章提到了端口监控,并且通过将卡巴对80和443端口的监控给关闭而解决网盘上传不能的。不过,80和443是最容易受攻击的两个端口啊,禁止了对他们的监控那不就是给小偷开狗洞了么!这跟没装杀毒软件是一样的啊,还是要不得。完全不监控则会提高被病毒木马攻击成功的概率不开这两个端口,则又上传不能。二者折中一下,如果只对上传的软件开放端口,而继续检测其他软件对这两个端口的检测,就会好多了。而卡巴斯基恰好有这样的功能。

思路:因为我用的网盘都是网页上传,且基本没有用到https链接,因此只需要浏览器能够访问80端口就好。如果你选择的网盘支持https链接,则需要打开443端口。我用到的是浏览器是firefox和Chrome,那么我只需要让卡巴斯基允许这两个软件使用80端口就可以了。个人不建议开放IE的80端口检测,因为,微软的东西往往是黑客们的首要目标。

卡巴斯基啊设置方法:打开卡巴斯基=>设置=>威胁和排除=》排除对象 设置=》信任程序=》添加=》应用程序=》选中 Firefox.exe =>勾选“不扫描网络流量”=>选择特定端口=》在弹出的对话框中填入80 (或者443),然后一路“确定”。
同样方法设这卡巴斯基对Chrome的监控。

如果你希望有一个图片教程,可以参加卡巴斯基的官方网站(点击这里进入)。

这些设置好之后,网盘上传就不再有问题了。

2009-11-14

在gmail中听歌

亦歌,一个在线音乐网站,界面简洁,速度也不错。令我最兴奋的是,它有一个igoogle应用,可以在igoogle页面和gmail中就能使用它。

这个应用来自 Gfans groupPuppy.wang 的推荐。 在gmail中添加此应用的的方法来自Gfans的 l l 。在此先向两位致谢了!

设置方法:
1,打开gmail的 右上角的“设置” Settings ,选择“实验室”Labs标签,启用“按网址添加任何小工具”Add any gadget by URL小工具。

2,保存后 刷新Gmail,点击设置,你会发现多了一个“小工具”Gadgets标签。

3,在输入框中填入 http://hosting.gmodules.com/ig/gadgets/file/101405928257225338180/1g1g.xml 这个地址

4,之后亦歌就会出现在左边的小工具栏中了。


亦歌的网站也值得一看,界面简洁,使用方便,更没有广告。它的听歌扩展工具还有许多,有针对Windows,Linux和Mac的专门桌面软件,也有基于AIR的跨平台桌面和各种浏览器的侧边栏应用。如果有问题,可以去看它的完善的帮助页面,我就不唠叨了。


写字去了...

2009-07-23

[自说自话]冒个泡吧

这一个月就要过去了,发现自己都没有打理博客。
原因很多,月初的时候是因为自己的状态不好,每天怀疑自己是不是得了抑郁。反正是没有什么事情提的起兴趣。让一个连门都不愿意出的人写博客,实在不是太容易。由于没有及时总结,现在也想不清楚当时到底是为了什么而闷闷不乐了。也许是学习进度上的问题,也许是各种事情太多引发了自己的拖拉,反正一天天的没什么乐趣而言。

16日的时候,mm回家了。这对我的士气提升,有着不可言说的作用。这些天来,我都能每天打起精神去实验室,做各种工作,记录自己的工作时间和学习时间。我发现战胜拖拉的最大利器,就是停止乱想,开始动手做一件事情。开始做事情本身就能让飘乱的思绪平静下来,做事的成果,又是对自己最大的鼓励。

我的老板也在这段时间回来了。她给自己的妹妹捐献了一个肾脏。目前恢复的不错,已经开始工作了。有老板在,自己也不会偷太多的懒了。

这一段时间,上网的热情也减少了,Greader里的条目也不读了,豆瓣的小组我也不批阅了,一些论坛我也不太去了,不去,也不损失什么。

国内的网络氛围也没法说,天朝太厉害,对境外的网站封,对境内的网站杀。互联网太令党妈妈害怕了——影响洗脑教育的后果啊。

我想了想,自己的博客还是要写,只是在心理藏书系列完成之后再做些什么,一时还没有什么想法。不过,心理藏书系列中,也有许多书已经链接失效了,接下来,我也许会开始给他们补充一下链接吧。补充完链接,这个系列就算是彻底完成了。

2009-07-01

[习惯养成]别让时间控制你


“这篇文章,实际是个半成品。我在构思它的时候想了好多,也搜集了一些资料,但是却想不好怎么来完成它了。我决定先把它发布在博客上的原因,是因为我看到了Zimbardo教授最近的一个演讲视频,觉得应当跟大家分享。这个视频中讲述了有关“时间观念”的概念,提出了按照人们具有的时间观念,可以把人们分为关注过去,关注当下和关注未来这三类。而不同类别的人们的成就却那么不同。详细的见文章之后附上的视频吧。”

在人们谈及养成良好习惯,提供工作效率时,GTD和时间管理的概念经常会被提到。我却认为,时间管理实在是个奇怪的词汇。时间,是每个人都知道的概念。尽管从古到今从来也没人能搞清楚它的起源,流向和终点,但人人却都知道时间的流逝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无论人们做什么,也不能它增长一秒,缩短一秒,停下来或者倒流。时间从我们身边流向位置,而我们一点办法都没有,又如何谈的上时间管理呢?

事实上人管理的不是时间,而是在时间消逝的那一刻自己在做啥。这么说来,“时间管理”这个词真的没有必要存在下去,干脆叫做自我管理就就得了。我想,之所以时间管理这个词还存在着而不用“自我管理”来代替,原因有二:一是人们喜欢沉浸于“主宰一切”的幻觉中,而“管理时间”正好能满足这一幻觉;二是人们不喜欢被管理。然而可悲的是,尽管人们不愿意被管理并喜欢管理别人,许多人还是在实行“管理时间”的过程中被时间控制了自己,而一是无成。

且听我慢慢道来... ...

人不能管理时间
正如上面提到的,时间的流逝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人既不能够盖个坝挖个库把时间挡下蓄起来,也不能不要它。人对时间的“管理”,止于对它命名。而时间也不是求着人给它命名的。相反,若人不给时间命名,与时间无损,而是人与人之间的交流就会出麻烦了。若是时间没名字,我该怎么表达我周一下午两点钟要做半个小时的实验这句话呢?

什么是时间管理
澄清了上面的观点,下面让我们来看看,所谓的时间管理是什么。英文维基百科上时间管理的定义是:Time management refers to a range of skills, tools, and techniques used to manage time when accomplishing specific tasks, projects and goals. (时间管理是指完成特定任务,项目和目标是用来管理时间的一系列技能工具与技术。)中文维基百科的定义则为:为人有效的使用时间和用周边的工具来帮助达成目标。这两个定义的共同之处是很明显的亮点:都是为了高效,也都强调了工具。所以,时间管理根本就跟管理无关嘛,根本就是一堆工具。而这两个概念都忽略了一点,就是人。

“历朝历代的诸多战争中,精良的武器装备固然重要,但是真正决定战争胜负的,是参与战争的人。”这句话有些人可能看着熟悉,没错,我是从《明朝那些事儿》里听来的。来把它套在时间管理上,我们也可以说类似的话:要提高工作的效率,时间管理(工具)固然重要,但是真正重要的乃是使用工具的人。无论将时间管理的各位高人大贤怎么吹嘘,他们也不过是贩卖“军火”的生意人。而拿到工具后你是拿来上战场杀人还是过节听响儿,都取决你自己了。

到这里,我们应该都明白了时间并不为我们所控。先在这里声明一下,本文的重点,不是论述人在提高工作效率养成良好习惯过程中的重要性,而是要讲讲时间管理这个工具可能的好处或者坏处。我要跟大家分享的是,为什么人们不但不能控制时间,相反的,还经常会被时间所控,变成没有效率的人。

被时间控制
说道这儿,大伙儿可能会问了“你不是说时间不受我们的控制,自顾自的流逝着么”。既然时间与我们没有什么直接联系,那什么又是被时间控制呢? 这个问题问的很好。其实,若是人们能认识到时间无法被人所掌握控制和“管理”这一事实,那么确实是不太会被时间控制的。关键是太多的人们相信“时间管理”这一概念和工具了。他们把时间管理看作是拯救自己于低效率生活的救命稻草,不停的在各种工具前面挑来选去。正所谓乱花迷眼,在各种时间管理工具之前流连的人们,往往被其缚住,无法自拔。
我不是说时间管理是无效的东西。事实上很多懂得利用这一工具的人都从中受益了。但,正如武器如果使用不当会伤害自己一样,我们要是不能正确的利用时间管理工具或者滥用它,也说不定会为它所控,不但不能达到提高效率的目的,反而成为恶化拖拉的诱因。这种情况,我称之为“被时间控制”。先来数数被时间所控的人们的症状。

整点情结
与安排日程,尤其是与别人会面的日程时,人们总喜欢用整点。 “今晚一起吃饭吧”,“好啊晚上7点,老地方见”; “明早八点,所有人到校集合”...等等这样的对话,通知,人们几乎天天可以听到。在群体或者社会活动中使用整点作为基本节点,也许是有社会文化上的原因的,而且也很方便。给时间命名的好处就体现在这里了。
可是如果把这件事用到个人活动的时间安排上,就有点儿不那么对进儿了。我来举个例子,有个人拖了好久的报告还没写,没几天就要交了,于是他决定今天写。他打开电脑点开Microsoft office word,看了一眼表,啊,8:45啊,我先去倒杯水喝,9点开写。于是起身,打水,回来的路上看到了当天的报纸。 嗯,反正还有十几分钟,浏览报纸还有点时间。于是坐在沙发上,打开报纸,看到Michael Jackson突发心脏病去世了,这可是大新闻,看了几眼,拿起电话跟好友开讲“嘿,你知道么,MJ挂了...”,等到聊够了,放下电话,突然想起自己的报告。赶忙回到电脑前,看一下表,9点27。于是,决定9点30动笔。...这样的例子我不多举,相信诸位都明白是怎么一回事儿。不明白的到这里去看一下就知道了。

与整点情节相似的还有以每月的第一日作为改变的开始之类的。养成什么习惯总以月未单位之类的。这种总在找整点的行为,虽然主观上是为了完成一些事,但客观上却助长了拖延,浪费了时间。

寻找完美时间是另外一种类似症状。做某种事情总是要找对应的时间。有这种症状的人通常有一套自己相信的最佳时间理论。比如什么时候适合思考,什么时候适合运动,什么时候适合处理杂事,什么时候适合具有创造性的工作。无论这理论是自创的还是从别处借鉴的,持有者总是深信不疑。信归信,可是他们中的一部分人总也不能遵守。比如手头的杂事明明堆了一堆,他非等到适合做杂事的时候再开始。结果那段儿时间里没能完成,上司有催得紧,不得不借用“最佳创作”时间来处理杂事。这样一来,这事儿赶那事儿,所有时间都错位了。于是这一天就非常不顺心,以不顺心,就算是你赶上了正确的时间也没法去做正确的事儿了。本来是能提高效率的"最佳时间"理论却成了限制自己的枷锁

其实想想,把目光放到时间上去寻找完美,实在是不怎么高明。时间是拿来应用的,不是拿来鉴赏的。人的作息也是可以改变的,不信你去问问出国需要倒时差的人,或者仍有夏令时冬令时变化的国家的人。再说了,与其寻找完美时间,不如创造完美时间。在我看来,最完美的时间就是“Now”——没错,是现在。这个报告什么时候写合适呢?别看表,现在就合适。
当然,“现在”是最佳时间这个观点,不是我的,它来自一本书。我这里有该书的有声版,有兴趣的人可以去听听这本《The Now Habbit》

如何摆脱时间的控制,重新获得主动权
被时间控制的人,都有一个共同的特点:没有自己的时间安排或者不能遵守自己的时间安排。
不能控制自己的人,自然会有人来控制你。有时这个控制你的人是你的家庭成员,公司老板,朋友同事。他们为你安排好了什么时候吃饭,什么时候上班,干什么工作,下班有什么娱乐... ...这种没自控的人看起来轻松,可实际上跟提线木偶有啥区别。若是外在的控制互相协调还好,万一产生冲突哦,这个木偶就得手忙脚乱不知所以了。搞不好即伤害别人又伤害自己。

如果你是这样的人,是时候重新拿回自己的生活主动权了。要做到这一点,有几个观念是比较重要的。
一,要“自律”,要自己管理自己。
二,重要的是现在,是眼前要采取什么行动。不要等。
三,要坚持。习惯的力量是强大的。哪怕是微小的改变,也会让你付出意想不到的努力。要做好打持久战的准备。
四,要把时间当做朋友
五,改变时间观念(Time Perspective)。


时间管理其实是管理自己,让自己在特定的时间做某事(schedule)/完成某事(deadline)。抛弃“管理时间”的幻觉和迷思,养成专注做事的习惯吧。什么事也挡不住你对它的全神贯注。

最后,我在这里跟大家分享一个视频。是心理学家Philip Zimbardo教授的一个不到10分钟的关于时间观念的讲座。其中的观点十分值得我们深思。

视频地址请点这里。

在线预览:(如果你是使用rss订阅或者浏览器的版本太低,可能会看不到在线预览,请访问收心阁预览,并安装flash插件).


2009-06-28

[心理藏书]Handbook of Brain Connectivity 100


作者: Jirsa, Viktor K. (EDT) / Mcintosh, A. R. (EDT)
ISBN: 9783540714620
页数: 387
定价: $139.00
出版社: Springer Verlag
装帧: HRD
出版年: 2007
文件格式:文本PDF,清晰
文件大小:9.18MB

【conge按】
如果各位注意到心理藏书系列文章的题目,就会发现有些题目后面是有数字的,比如Functional 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 (099)SPSS 11统计分析教程.基础篇 高级篇 (072),还有今天的这篇Handbook of Brain Connectivity (100)。文章题目后面的数字的意义一点儿也不难猜,就代表着该文是心理藏书这个系列中的第多少篇文章。这个数字同时还是我在收心阁中分享的心理学书籍的册数。没错,今天发的是第一百本。

我记录发布篇数的原因很简单,就是因为我当初在开始这个系列的时候,跟我自己也跟我的mm说过,等我发够100本心理学书籍就停。100本,不是个大数目,但也不小。按照我当时的计算,我每个星期发两本的话,得需要一年的时间。我当时计划的,也是用一年的时间完成这件事。可是事实上呢,我用了更多的时间。

心理藏书系列的第一篇文章发表于2006年4月3日,介绍的是一本网上找到的学习SPSS的小册子。然后是荣格的Psychological_Types。那时候我在网上找书的能力很弱,这头两本发布时都没有简介信息,内容也不全,第一本甚至不是书,第二本也不全。我那个时候觉得网上心理学的书那么少,如果真的能找到一百本书集中到一处,真的会是很有用的资源。于是,我把在网上搜罗音乐/电影的精力,转移到了寻找心理学专业电子书上来。

一开始,我是没有目的性的,找到什么书都往这里塞。想法很简单,只要有一个人从我这里下了书,读了,我就算是做了一件好事。我于是下书,传到网盘,发布,然后看着网盘上的下载统计偷笑,也为那些长时间无人下载而被网盘清除的文件惋惜。于此同时,我找书的能力日渐增强。而硬盘上的书也越来越多(我在搜集心理学书籍的时候,也顺便收了许多文史哲的书)。凡是酷爱下书的人,都会发现这样一个事实,那就是书下载的越多反而读的就越少。这个悖论使得我的硬盘越来越丰富的同时,头脑却越来越空。

书是用来读的,因为下书而耽误读书实在是一件可笑的事情。经过思考,我决定还是放弃批量下书的愚蠢举动,开始有针对性的先读而后发。再加上这几年来我频繁生病,情绪是好时坏,经常很长时间不写博客。这样一来,我发书的速度大大降低。但是与此伴随的,每发一书都是自己先读过,有时附上一些自己的心的。这就使得发书这件事脱离了搬运工的性质,而变得有意义起来。

可能是我发的这些书,专业性太强了,趣味性不足,虽然书中有自己的心得,但是也没能引起太多人的讨论。这是我自觉的挺遗憾的一件事。

无论如何,发百本心理学书籍的目标,在今天完成了。我近期会整理一下书目,把失效链接补充一下。然后,这个系列,就此停手。

以哪一本书作为本系列的终结曾经是我思考过的问题。我一度想把Functional 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作为第100本来发布的,因为它是我自己做成文本PDF的。但转念一想,凡事不必太执着,反正这个心理藏书系列的结束就是突兀的戛然而止,又何必追求结尾的“绚丽”“完美”呢?
Handbook of Brain Connectivity 这本书是我正在看的,主要讲的是研究大脑连通性的各种方法、模型和应用的新进展。薄薄的一本书汇集了计算神经科学届诸位大牛们的最新研究进展,是学习认知神经科学的人不可错过的一本好书。希望这书与各位有益。

目录
Table of contents

Part I. Principles Underlying Structural and Functional Brain Connectivity

1. Neuronal Dynamics and Brain Connectivity
Michael Breakspear, Viktor K Jirsa

2. Time Delays in Neural Systems
Sue Ann Campbell

3. Connectivity and Dynamics in Local Cortical Networks
John M Beggs, Jeffrey Klukas, Wei Chen

4. Structural Determinants of Functional Brain Dynamics
Olaf Sporns, Giulio Tononi

5. Anatomical Concepts of Brain Connectivity
Rolf Kötter

Part II. Technology of Structural and Functional Brain Imaging

6. Primer on Electroencephalography for Functional Connectivity
Thomas C Ferree, Paul L Nunez

7. Functional Imaging of Brain Activity and Connectivity with MEG
Felix Darvas, Richard M Leahy

8. Insights into Brain Connectivity Using Quantitative MRI Measures of White Matter
Andrew L Alexander, Nancy J Lobaugh

Part III. Analysis and Measures of Brain Connectivity

9. Simulation Frameworks for Large-Scale Brain Systems
Barry Horwitz, Fatima T Husain

10. Models of Effective Connectivity in Neural Systems
Klaas Enno Stephan, Karl J Friston

11. Multichannel Data Analysis in Biomedical Research
Maciej Kaminski

12. Beamforming and Its Applications to Brain Connectivity
Armin Fuchs

13. Frequency-Dependent Functional Connectivity Analysis of fMRI Data in Fourier and Wavelet Domains
R Salvador, S Achard, ET Bullmore

Part IV. Behavioral, Developmental and Clinical Applications

14. The Role of Neural Context in Large-Scale Neurocognitive Network Operations
Steven L Bressler, Anthony R McIntosh

15. Neural Coordination Dynamics of Human Sensorimotor Behavior: A Review
Kelly J Jantzen, JA Scott Kelso

16. Maturation of Structural and Functional Connectivity in the Human Brain
Tomáš Paus

17. Brain Connectivity and the Spread of Epileptic Seizures
John G Milton, Sozari A Chkhenkeli, Vernon L Towle

18. Large Scale Brain Dynamics and Connectivity in the Minimally Conscious State
Nicholas D Schiff

免费下载

地址一:from Acrobat
地址二:from 115.com


在线预览:(如果你是使用rss订阅或者浏览器的版本太低,可能会看不到在线预览,请访问收心阁预览,并安装flash插件).



2009-06-17

[自说自话]我的快手可比奥巴马

近日在网上流传一段视频,内容是美国现任总统奥巴马先生在接受采访时,一只小苍蝇不识趣的前去打扰,结果被奥巴马快手打死。视频在此


无独有偶,由于昨天我没有关好门,屋子里进来好多苍蝇。我左右都找不到苍蝇拍子,只好施用我在高中时就练就的空手捉苍蝇的绝技。昨天晚上,我一连抓了竟然有十几个。确定没有了之后才去睡觉。可是今天早上醒来一看,窗户上还爬着好多,我差点儿崩溃。反正简而言之,我的大清早的一个小时,就用来出来这些混帐恶心东西。最后粗略统计了一下,死在我的快手之下的苍蝇,该有50只之多。 太恶心太恶心了啊。

最后说一下,我是带着医用胶皮手套执行上述操作的。我没有总统先生那样生猛,直接手心拍手被。既然死在总统手下的苍蝇已经上了无数大电视台/视频网站,我决定也广播一下被我处决的苍蝇们,也不枉你们死在我的手下。

2009-06-16

[电脑网络]便携的电脑会将人类带到何方?


今天去了Medical college of Georgia (MCG),去那里做下一次实验前的最后一次调试。回来的路上同Cindy聊天,说道电脑越来越小的同时,人们却追求显示器越来越大。而人们同电脑的交流也仍无法摆脱键盘鼠标。Netbook牺牲了屏幕大小,而比鼠标还小的电脑却仍然离不开鼠标的支持。电脑主机的便携与不能再小了的键盘和鼠标,与越做越大的显示器之间矛盾也越来越明显。如果我们仍是用手做输入的主力,且追求视觉项少的话,那么小电脑与输入输出设备之间的不平衡就很难调和。除非新的输入输出方式的出现。接着我就想到了且些日子看过的一个来自TED的视频,正是讲这种新型的输入输出方法的。这就是MIT媒体实验室的SixthSense Project(英文). 请看下面的视频:



可以想见这种便携设备投入使用之后,人们就可以随时随地(甚至上厕所时)在电脑前了。不知道这将是好事还是坏事。现在,已经有很多人被电脑粘在了它的前面。很多人工作时面对电脑,回到家后草草吃完饭又迫不及待地回到电脑屏幕前。磁铁一般的电脑终将因便携技术的发展将它自己牢牢的粘在人类身上。我们可以带着它,去任何地方。

可是它将会把我们带到什么地方呢?提出这个问题我却没有能力回答。
我们已经在电脑上耗费这么多是时间,人们已经因为电脑而变得越来越宅,越来越缺乏实际交往,还嫌不够么?

要让电脑侵入日常生活的方方面面确实会让我担心。但愿这一切都不会让人类更进一步的远离自然。也希望便携电脑是好事。

最后,想让大家看看下面这个视频,虽然与上面的联系不大,但是对于人类的未来,确实做了预测。 Enjoy!


2009-06-15

[自说自话]提醒自己

提醒自己
我这个人,毛病一身还总不以为意,处处逞强。结果到现在,不但一事无成,且身体越来越差。这也难怪,人人都说,身体是革命的本钱。我没把本钱照看好,哪里能革命成功啊。上个星期,我又把自己折腾到医院了,到现在也没有好利索。现在,是时候盘一下库理一下藏了,看看自己还剩多少老本儿,接下去如何折腾。目的只有一个,提醒自己要好好照顾自己了。


高脂血症
我的甘油三酯在禁食之后,最近几个月来的最低值是535 mg/dL,换算成中国医疗机构使用的单位则为6 mmol/L(毫摩尔/升)【转换方法】。正常人的血液中甘油三酯的含量,在禁食9小时后应小于150mg/dL.而我的血液中的这一值,根据美国心脏学会的这个网页,属于处于极高值的范围。我的总胆固醇又基本正常。这使我可以被归入一类病人中去:高甘油三酯血症。这种疾病的患者血清中甘油三酯含量增高,而总胆固醇含量正常。


急性胰腺炎
高脂血症常常引起急性胰腺炎。从打我记事起,已经翻过多少胰腺炎,有因此住过多少次医院,我已经记不清了。这两年以来,犯病的频率更加频繁。尤其是最近三个月,每月一次。按照网上的说法,急性胰腺炎的完全恢复,需要几个月的时间,因此,我这两年中,胰腺基本上没有得到过完全的回复。

身体的调养
事实上,我有的这两种病症,从发病机理到有效治疗手段,基本上都属于未知。几年的药物治疗,我的血清甘油三酯含量仍没有得到质的转变,而胰腺炎却有愈演愈烈之势。
这几年我也在想,实际上目前的医生能做到不把病症诊断错误,就实在是不易了。而治病,则三分看药,七分看人了。只要医生开对了药,病人吃对了药,好与不好多看病人机体的自我修复能力了。调养对机体的自我修复是至关重要的。
急性胰腺炎恢复之后,仍应该饮食清淡,避免油腻。
要规律饮食,定时吃饭,少时多餐。
要适当锻炼,强身健体,注意休息。
保养方法我准备在这里取几样,开始做做。
禁忌食饮刺激性、辛辣性食物
气功调养。腹部功。①预备:仰卧位,全身放松,舌抵上腭,自然呼吸。②揉腹壮气:以右手掌放于中脘穴处,自右向左旋揉36次,再在脐部左右旋揉36次,意念注意手下推摩的感觉。③揉丹壮气:左手在下,右手叠压在左手上,旋揉小腹中点36次,然后以五指捏拢,轻轻叩击50~100次。④按揉痛点:以左手食、中、无名指并拢,以指面轻轻按压在腹部疼痛处,用右手食、中、无名指并拢叠压于左手三指上,沿顺时针方向(实证)或逆时针方向(虚证)旋揉5~10分钟。用力由轻至重,由浅入深,柔和深透。



我的下一个目标,百日无胰腺炎。

2009-06-07

[心理藏书]Functional 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 099


作者: Huettel, Scott A./ Song, Allen W./ McCarthy, Gregory
ISBN: 9780878932887
页数: 492
定价: $87.95
出版社: Sinauer Associates Inc
装帧: HRD
出版年: 2004
文件格式:文本PDF,清晰
文件大小:21.07MB

【conge按】这本书是我第一次ORC后制作的文本PDF书籍。书源来自心心水滴论坛,原书为影音PDF,体积较大。无法复制文字,引用不方便。OCR制作之后,体积变小,我也尽量的保持了原书的排版风格。无奈我制书技术不高,校对的耐心也没有,所以此书远非完美。我自己目前也没有时间来进一步完善此书。思考再三,与其让它在硬盘上继续睡觉,不如拿出来让大家品评一下。

此书,我个人以为是目前最为简单易懂的fMRI教材了。从fMRI的原理,仪器,实验方法及流程,数据处理等等都有涵盖,是本不可多得的入门和参考书籍。此书既适合初学者,也适合有一定基础的研究人员。系统的读一遍,必有所得。

欢迎大家提意见。

免费下载

地址一:from Acrobat
地址二:from 115.com


在线预览:(如果你是使用rss订阅或者浏览器的版本太低,可能会看不到在线预览,请访问收心阁预览,并安装flash插件).



2009-06-06

[习惯养成]鞋里的沙


"使你疲倦的不是前面的高山,而是你鞋里的一粒沙子",相信很多人都听说这句话。在很多励志文章和书籍里,经常能看到它作为名言警句出现。但是这句话究竟正确么?这是本文我想回答的问题。

一个小故事
我最近一次听到这句话,是在twitter上通过一位推友。当时我心下就有点儿小小的感动,但是很快就被其他如洪水般的信息淹没掉了。没太在意。

当天我去跑步,在公园里。天阴沉沉的飘着小雨,公园里四下无人,一片寂静。这样的时候你不需要思考——我喜欢锻炼的时候大脑被清空的那种感觉——一切俗世都抛在一边。一旦你让大脑从日常琐事中休息下来时,大脑经常会自己做一些事情,这让我常常惊讶不已。而这天,我的大脑决定要把刚刚看到过的这句话拿出来研究一下。于是,这句话从我脑海中浮起,越来越清晰,盘旋不去。而这时,恰巧一粒沙子进到了我的跑鞋里。 在停下来弄出这粒沙子之前,我头脑中突然灵光一现。这难道仅仅是个巧合? 与其就这么取出沙子,不如利用这个机会亲身体验一下,这句名言警句的正确性。我想知道究竟鞋里的沙子怎样使我疲倦。

于是,我继续跑步,沙子留在鞋中。

是的,我知道这个警句只是一个比喻,或者一种说法。山代表这远大的目标,沙子则是眼前的小困难。这句话用来提醒那些一事无成经常放弃的人,不要用高山的不可企及作为借口。也可以激励遇到困难的人只要克服眼前的困难,远大的目标就一定能实现。或者用目标的远大来衬托困难的小... ...我相信不同的人在不同的情况下都能找到这句话的用处。但是慢着,在使用它之前,我们难道不应该想想它是否是正确的么?既然它用高山和沙子做了比喻,那么我就用鞋里的这里沙,来检验它一下吧。

我继续跑步。
沙子有些硌脚。
我忍着,不在注意它。

我的思维开始漂移,开始想我的论文,我的学业,我的锻炼,我的健康,明天的日程... 一个话题接一个想法的往外冒,锻炼的过程不仅是身体的运动,也是思维的清理。 咦?感觉不到疼了,沙子不再了么?思绪被拉回到沙子上。嗯,还在。继续跑。思维又开始漂移,我今天要跑多久?脉搏上来了,呼吸沉重了。今天做什么吃呢?蛋白粉该喝了,不然该过期了... 沙子不再了?哦,还在... ...

当我的思维和注意在其他的事情时,我常常会感觉不到沙子。一旦我来查看沙子是否还在的时候,硌脚的感觉就回来了。这个过程一直重复,直到我跑完。

故事讲完,现在来看看我的心得吧。

沙子使人疲倦么?
警句说是沙子“使你疲倦”。是啊,鞋里的沙子如影随形,时时刻刻同我们“亲密接触”,让我们疼痛,难过。我们走的每一步,都有沙子在鞋底的提醒。疼痛与不适让我们面对它的存在。忍的了疼也忍不了烦啊。
不过,沙子让人疲倦么?我的答案是否。
沙子让我们痛苦,只发生在我们关注它时。甚至当我们过于关注它时,痛苦的感受会额外的强烈。但是,如果你的注意力不再它身上时,沙带给我们的痛苦就大大的减少,甚至不能被我们感受的到。我跑步的时候的情景就是如此——想其他的事情会将沙子带来的不适感阻止在思维之外。沙子会带来痛苦,但是疲倦的感觉却不是来自于此。

是什么使人疲倦呢?
无论把疲倦归于高山还是鞋里的沙子,都是找错了对象。
怎么可能是高山。高山距离我们那么遥远,是不是能够清晰的看到它都是个问题,它又如何能遥控我们让我们疲劳呢?是吧。若是高山很近呢?你可能会问。我想:目标伸手可及的情况下,人是会疲倦还是会兴奋,这个问题应该不需要回答。
高山不是使人疲倦的原因。这一点可以基本可以确定。

那是什么呢?是远行,是跑向终点的和实现目标所经历的漫长过程。这个过程中,我们付出体力和精神的,努力前行。受到考验的还有我们的耐心。我们前行,目标还远,可是精力,体力和耐力消耗过大的时候,我们就会疲倦。这和远处的高山——我们的远大目标——无关,同鞋里的沙子——眼前的困难——也无关。只要我们在前行,就会疲倦,无论我们走向的是高山还是平原或者大海。终点并不是关键。如果我们没有在前行,别说鞋里有沙子,就是有钉子,我们也不用在意。我们疲倦是因为我们在路上前行。

沙,高山与在路上
走在路上的疲倦,使的忽略鞋里的沙子不是那么容易。人越在疲劳的时候,就越难以忍受微小的痛苦。压死骆驼的最后一棵稻草,就是这个意思。所以"使你疲倦的不是前面的高山,而是你鞋里的一粒沙子"这个名句,改做"使你痛苦的不是你鞋里的一粒沙,而是你的疲倦"则更为合适。
那高山的作用有是什么呢?这取决于高山有多高,多远和行路之人。如果高山很高(达到目标的奖励大),路程不是太远(很快可以达到),或者行路之人又是乐于冒险,意志坚定的人,疲倦就会少。反之,则会放大疲倦,甚至使人放弃。

集中注意力于远大的目标,有利于帮助克服眼前的困难。高山也能让人心生畏惧,从而利用眼前的沙作为借口一再逃避。 这将是另外一篇文章的主题,这里就不深作论述了。

结语
人生是一个长长的旅程。就像派克在《少有人走的路》中说的,这个旅程是充满痛苦的。很多人看不到或者拒绝看到这个真相,反而将人生的痛苦归到眼前遇到的困难或者难以企及的目标上。在这里,我不想猜测人们为什么这要做。但是,我相信,若想获得精神的自由,第一步就要直面人生的真相,了解人生的本质就是痛苦。使人疲倦的,不是鞋里的沙,也不是远方的高山,而是人生的漫漫旅途。解除疲倦的方法也简单,停下来,休息一下,再启程。


本文于2009.06.18转发至网上读书园地

2009-06-02

[自说自话]二十年前的这个时候究竟死没死人?

死没死人?
现在回想一下,为什么我这20年里对这件事情总是采取视而不见的态度呢?今天在车上想来想去突然醒悟,我受洗脑教育的毒害太深了。 太深了。


记得在国内的时候,一年里总有那么几天中,经常用的网络服务就会出现问题。 那时就是一个对网络有所依赖的人,那几天总是非常沮丧,愤懑,不免就像周围的人发发牢骚。 一开始不觉得有什么问题。可是觉得凡事都该有个原因。我后来偶然发现了规律:这种事总是在高考前一个月左右出现,便以为这是国家为了让小孩子们专心考试所做的吧。就这样我为这件事找到了个解释。虽然为了让高中生能好好复习,连研究生都不能常上网的做法让我很不爽,但我却能理解这样的出发点并不是坏的。

后来跟同学们交流这个想法,没想到他们听了各个目瞪口呆面面相觑,一副“你居然是这样想”的面孔对着我。我追问再三我的想法有啥不对的,才有前辈告诉我,是因为“六 四”。没错,我这个从不关心政治,对国家大事没有兴趣的人,就这样因为上不了网而知道了这个词。这个词又激活了我的回忆。

二十年前我十岁,每天最盼望的是就是中午放学回家吃午饭的时候看电视剧。那个夏天突然间在电视里天天听“戒严”,“游行”,我非常不高兴。盼望了一上午的午间电视剧却改成了放新闻,真没劲。

后来老师上课说让我们不要上街。“上街”这个词,那个时候对于我来说就是去镇子上去赶集,虽然好玩儿却要走很长的路,我对走路没有兴趣。后来也没有再听说什么,就是记得电视里老播警察死了,解放军死了(那个时候,我还分不清二者有啥不一样)。后来学校里还发了书,叫什么“最可爱的人”之类的,有好多死人照片啥的。我那时候很不解,为什么学校老师发死人的书,比如死了的雷锋,死了的赖宁。那时候我好向还被评为了“赖宁式的好少年”还是啥的一个什么称号。这个称号还是分级别的,我也忘了自己是校级的还是区级的了。反正当时有点害怕,怕自己也必须得去死掉才行。所以对于解放军还是警察的死,我也不怎么看。我还是爱看“小狗如何克服困难找到主人”或者“鼹鼠妈妈如何为了保护自己的孩子与毒蛇搏斗”的书。这样的书“纯洁”一点儿。 还好后来就没有人提这件事情了。

后来,我上了高中。一次去化学老师家里晚儿,不知道为什么其他同学就和老师谈起了北京啊。老师说她“那时候”在天津市里上大学,也串联去了北京。她说那时候做火车都不要钱。我先是奇怪人怎么也能“串联”,串联不是接电线的一种方法吗?不是只有电流才能“串联”,“并联”吗。人串联起来会怎么样?也会产生电压电流么? 我还很羡慕不花钱坐火车到去跑的好事,而且,去的可是北京啊,首都啊,可是有天安门广场的地儿啊,多棒啊。 我想问问北京怎么样,可是老师要谈起了戒严啊,静坐啊,死人的事情。我也忘了她是说死了人了还是没死人。反正我是不感兴趣了。不想听。虽然觉得还是不死人好,可是这个话题实在就跟同电视剧抢时间的新闻那样,把谈话从我感兴趣的北京是怎样的问题扯到了别处。

后来,我去了北京。因为我的高考志愿填的都是北京。我其实也不知道为什么我要去北京,可能是因为在电视上看天安门广场看太多了。虽然天津到北京这么近,我却从来没有钱去旅游。家里穷,每年学校组织的春游啊什么的,我一次也没有参加过。水上公园近不近?我第一次去也是去高考咨询,蹭同学家的车去的。

去了北京,认识了很多新同学,隔壁寝室就有几个北京人,都是来自郊区的。可是有一天他们也谈起了天安门死没死人的事儿。他们说没有亲眼看到,一是住的远二是那是年龄小。不过坦克车却是见过的,一些建筑的弹痕确实见过的。他们的朋友的亲戚也有因为从窗户往外望而得到一梭子子弹的。 讨厌这样的道听途说,也懒得去了解。 不过,让我失望的是,怎么他妈的到哪里都内听到死不死人的事啊?

直到我上了研究生,我才接触了互联网。互联网好啊,真多有意思的东西。各种信息都能找到:书籍,音乐,软件,图片,电影,目不暇接啊。还有email,bbs,搜索引擎。似乎什么人都能接触到,什么话题的都能探讨,什么问题都能找到答案。我徜徉的好不痛快。除了每年的那几天。

在知道了这背后的原因不是我想当然的“为了下一代”,我开始了寻根溯源。就这样,我学会了代理,成了翻墙高手。互联网的丰富让我轻易的找到了我想找到的真相。 我之前一直没有兴趣知道20年前究竟死没死人,死了什么人。但是我找到的材料却让我从各个角度了解了当时发生的事。如同尽信书不如无书一样,互联网上的信息更不能尽信。但是好在我们是人,有伟大的思维能里,我们尽可以在多方面了解事实的基础上做出自己的判断。

我在这里列举几个事实:

1) 在国内,20年前发生的事情知道今天也没有一个官方的报告:究竟死没死人?死了多少?都是了什么人?我们无从知晓。

2) 在国内,没有人可以自由的对20年前发生的事情进行讨论。媒体一律缄默,学校的BBS被监控,网站论坛被关闭。没有出版物。

3) 在国内,互联网动不动就被封锁。就在今天,以下网站集体被关小黑屋。 (Via Eric
www.youtube.com
www.plurk.com
www.blogger.com
twitter.com
www.flicker.com
www.bing.com
www.hotmail.com
www.live.com

我其实只想知道,为什么我们的政府及不公布相关资料又禁止讨论?如果你觉得自己作对了,公布出来你怕什么?如果你觉得你错了,勇敢一点承认错误,做个有承担的政府。 如果一个政府不够自信又没有承担,只是天天胆颤心惊的用近一切办法包裹自己的果实,总有一天是要发出代价的。

而今天,我只想问一个问题,二十年前的这个时候究竟死没死人?

2009-05-12

[习惯养成]The now habit


作者: Neil Fiore
副标题: A Strategic Program for Overcoming Procrastination and Enjoying Guilt-Free Play
ISBN: 9781585425525
页数: 205
定价: USD 14.95
出版社: Tarcher
装帧: Paperback
出版年: 2007-04-05

好几天没写东西了。实在是期末太忙。忙完期末后心神总是不宁,情绪状态也差。
最近几天收拾心情,开始努力,好好利用这个夏天。

《The now habit》这本书,我是在豆瓣的“我们都是拖延症”小组遇到的。从这本书我才知道,拖延症其实是一种普遍存在的心理亚健康状态。我在这本书中学到很多,我对自律的关注也是从听这套有声书开始的。

拖延症,有人把它定义为心理疾病的一种,而我总觉得没有那么严重。我更愿意把它看作是一种亚健康状态。就像Neil Fiore在本书中讲的那样,多数拖延的人只是对特定的事情拖延,而对另外一些事情总能高效的完成。如果一个人对所有事情都拖延,那他多半是抑郁症,而不是拖延症了。

克服拖延,最好的方法就是找出我们为什么对那些事情一拖再拖。对拖延的根源有了清楚的认识,加上一些技巧的帮助,我们就应该会把拖延的毛病改掉。
但是,我也要提醒大家,认识拖延根源的过程,并不容易。改掉拖延的毛病,更是一个需要付出努力的过程。

说到底,《The now habit》这样的书,是属于心理自助类的书。我很少在博客上推荐这样的书,是因为自我心灵的救赎,并不是读一本书就能办到的。靠读心理自助书籍获得成功的人,多半是具有强大心灵力量或者自律的人。如果一个人的心灵不够强大,自律能力差,那么书籍给你的帮助注定有限。这种情况下,你可能要求助于心理治疗师甚至心理医生。

《The now habit》的有声书链接,我曾在豆瓣上发布过,可惜被豆瓣给删除了。最近有几位朋友向我要,就破个例,在博客上放个链接,希望能对大家有用。

另外,这本书已经有中文译本,书名为《战胜拖拉》。译者在豆瓣的页面

MP3 有声书下载链接(英文版):

下载链接一:From 大米盘:neil_fiore-the_now_habit.zip
下载链接二:From megaupload
下载链接三:(需要下载全部4部分之后才能解压缩)
part1
part2
part3
part4

2009-04-21

[心理藏书]收心阁的藏书从哪里来-英文书


收心阁里文章最多的栏目叫做心理藏书(这里这里)。这个栏目里面的文章都是分享一些心理学专业的书籍,也有一些关于写作和研究生学习的书。

把自己读过的书一本一本地拿出来供大家一起阅读的分享书籍的方法,属于授人以鱼。这样做的好处是,可能会找到与自己有相同阅读兴趣的人,进行交流和探讨。然而,交流的事情终是少见的:茫茫人海中找个爱读书的人容易,找个同你共读一本书的人则有些难,遇到一个愿意探讨的就更不容易了。但是,把自己喜爱的书推荐给别人仍不失为一种结交朋友的好办法。可是呢,我的小小blog肯定不能满足所有爱书人的读书需要。我也无意这样做。

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

在这篇文章里,conge打算把自己找书的方法发出来。这样,大家除了访问我的blog获取一些好书,也能不用通过我来找到自己爱读、想读的书。宝贵的时间,应当少浪费在在寻找上,多花在阅读上。这次我主要讲英文书的获取。至于中文专业书的获取,则要难许多,我恐怕不会写了。有兴趣的人可以到 读书中文网去 逛逛。

收心阁的英文书,大多书来自于gigapedia.com(或者gigapedia.org 或者gigapedia.net) 。若想从gigapedia下书,你必须注册成为其会员。注册过程很简单,我不多说。然后你就可以在gigapedia网站上找书了。

找书方法Hugh在他的blog杂乱的书桌中做了介绍,我把它copy过来并重新排了一下版。Credit goes to Hugh.

当你需要查找某本书的时候,使用页面右上角的搜索栏,需要注意的时,把搜索栏选择为gigapedia,而不是默认的google,你可以选择搜索作者的名字或者书名,搜索的结果会将书名,作者以及封面都显示出来。

点击你想要下载的书籍,(先不要着急,要找到下载的地址还需要一定的时间),新的页面里面会出现四个tab,分别是description, links, comments, tags, 我们可以在links这个标签下面找到下载链接,需要注意的是,很多时候会有两个甚至更多的链接,接下来你可以查看下上传时间以及comments里面的评论,选择最好的一个链接来下载。

基本上这些书都是存放在rapidshare或者ifile这些网络硬盘的站点,我们可以作为免费用户进行下载.只是rapidshare有一定限制.如果你每次只是找一本书的话一点问题都没有,而下载第二本或者第三版时会需要你等待10几分钟之后才可以再次下载。
相比而言,ifile要更好一些,因为两次下载之间没有时间限制。


Gigapedia的书很全,多数都是PDF格式的书籍。从种类上来讲,gigapedia上的书可不仅限于心理学方面。事实上它所包含的学科相当全面,文学,物理,化学,数学,地理...几乎无所不包。当然,也有不少休闲读物和有声读物。估计里面的书够你读上几辈子了。

当然,找书的方法还有很多,但是既然gigapedia的书已经够你读几辈子了,我就不费劲儿介绍了。

善意提醒各位一下:少花时间搜书下书,多花时间阅读。因为书存在硬盘上,并不意味着就是你的了。书,只有你阅读了它,它才对你有意义。

2009-04-18

[心理藏书]Writing Your Doctoral Dissertation 098


标题:Writing Your Doctoral Dissertation
作者: Rita S. Brause
副标题: Invisible Rules for Success
ISBN: 9780750707442
定价: USD 39.95
出版社: Routledge
装帧: Paperback
出版年: 1999-12-01
文件格式:影印PDF,清晰
文件大小:1.38MB
【conge按】这本书放在我的PSP里可有日子了,我很后悔没有在拿到它的第一天就开始读。这本书,对于所有正在念博士或者准备读研究生的人来说,都是一本非常有用的指南性质的书。如果你是研究生或者想读研究生,那么这本书,你越早读越好

我觉得,凡是有生活的目标并且为了这个目标而努力的人,都是幸福的。按照这个标准,正在考研和读研的人都是幸福的。因为他们的至少都有考取研究生或者获得学位的目标。并且大都为着这样的目标努力着。随着我自己的考研和读研,我在生活中所关注的重点也在不同的变化着,以前是如何顺利考上研究生,而现在则是如何写出合格的毕业论文,取得学位

考研的过程是辛苦的,虽然我们都是单兵作战,但是我们并不孤单。这个过程中少不了家人的支持,师长的指导,同学朋友的鼓励。而这些常常是影响我们是否能成功的“潜在因素”。另外,考研和读研的我们,都是这方面的新手,对于这一征途上我们会遇到什么,常常是一无所知。但有幸的是,我们走的这条路,已经有无数的人走过,而他们的经验对于我们的成功,无疑是会有相当大的助益的。

我考研之前常常求助学长,考上之后也不断的有后来者向我提问,求教各种问题。然而,一个人的精力难免有限,很难对所有的问题都有考虑。那时我是多么希望有一本书能帮助我解决所有的问题啊!

考研如此,读研也是一样。读研过程中我们都要遇到什么沟沟坎坎?而这些问题又该如何解决?如何选课,如何选择导师,如何确定研究方向以及论文题目。应该什么时候开始大量阅读,有应该什么时候开始动笔写论文。论文写不下去怎么办,导师不满意怎么办。论文写成啥样才能给导师过目?导师不同意自己的观点怎么办?如何同各种风格的老师一起工作,如何同同学相处?怎样利用学校的资源?学校,院系,导师,同学还有你自己在完成学位过程中各起怎样的作用?家庭,朋友如何影响这一过程?你需要做怎样的准备才能走完这条研究生之路?... ...

这个问题清单,我还可以一直列下去。相信每个正处在这个阶段的同学,也会着相同或者不同,各种各样的疑问。而这本《Writing Your Doctoral Dissertation》正是来尝试回答这些疑问的一本书。

这本书的书名,直译成中文是《博士论文写作》,其副标题为:成功潜规则。不过,这本书并不是一本关于写作的书。其所谓的潜规则,实则同《教授为什么没告诉我》一样,写的是那些被知道的人视为“常识”,而不知道的人却不太容易猜透的各种经验,或者“潜规则”。

本书的主要内容是讲研究生在读研中会经历的各种阶段,可能遇到的各种问题以及学生应当如何安排自己的学习和研究,最终顺利完成学业,获得学位。与《教授为什么没告诉我》异曲同工,它都把论文的完成视为研究生学习的完结。与教授为什么没告诉我》不同的是,《Writing Your Doctoral Dissertation》不仅指导如何进行论文写作,更是从宏观到微观的角度告诉我们应当如何应对研究生各个阶段的问题。

作者按照博士研究生学习中可预期的事件为轴线,将毕业论文通过为最终目标,向我们展示了这个过程中可能将要遇到的各个阶段和重要问题一一展开。它就像一张藏宝图引导我们找到宝藏那样,帮助我们最终获得研究生之旅的最高奖赏--博士学位和博士论文。

conge建议各位在闲暇的时候把这本书翻一翻。一百多页的篇幅不算大,它却浓缩了作者20多年与研究生们接触的经历和众多过来人的种种经验。书中运用了大量的一手材料,避免了坐而论道似地讲大道理。作者对我们的需求有明确的了解,对问题的解决也是有的放矢。早些读它,可以使我们的前途拨云见日,使我们的研究生之路事半功倍。

当然,就像有地图不代表我们就一定能拿到宝藏一样,读了这本书之后也不代表你博士学位唾手可得。地图可以使人少走弯路,但只有付出努力披荆斩棘,才能会有最终的收获。祝愿像我一样仍在这条路上艰难前进的人,借助此书的帮助,能走的顺利些,快一些。

这本书同样适合不知道自己是否要读研的人来看,这样你可以在做决定之前先了解一下考上研究生之后你将要面对些什么。

免费下载

地址一:from Acrobat
地址二:from 115.com


在线预览
(如果你是使用rss订阅或者浏览器的版本太低,可能会看不到在线预览,请访问收心阁预览,并安装flash插件).




2009-04-12

[自说自话]倒霉的一周


这个星期净是不好的事情。
周一 肚子痛。
周二 住院,禁食;在止疼药的作用下昏睡一天。
周三 胰腺炎奇迹般的在一天之内恢复。晚间出院。
周四 消沉 错过上课和讲座。
周五 做了一点儿工作,仍然振作不起来。
周六 开车去亚特兰大,在路口减速停车时距离前面的车太近,刹车不及时,与对方追尾。没有人受伤。人家的车没事,我的车的bumper破损,hood变形,需要修。收到生平第一张罚单。

住院加上事故,这周的损失在1000美元以上。 本来就高筑的债台现在更上一层楼了。

经过这些事情,一直没有振作起来的精神反倒好起来了。

人在,阵地在!

想想这周的好事吧。
病来的快,走得也快。应该是两周以来的锻炼有效果了。
医生给我想新办法来降低我的血脂。
搞清楚了Multi-modal study的数据处理流程。
同Dr. Kent Kiehl见面聊天。他是个聪明人,只是丰富,为人热情,非常健谈。他的研究也非常有趣。
周五继续锻炼了。
刚刚想清楚了Comps 的可能的idea,一会回来写出来。

自己现在身处绝地(健康,生活和学业都是),希望绝处逢生。

题图来自kreg.steppe



2009-04-09

[习惯养成]2009年3月总结与4月计划

Keywords: 晨练计划
三月:一灯计划
从200年03月05日开始执行一灯计划到现在,一个多月过去了。这一个月里,我和mm每晚只点一盏灯,一同做饭吃饭,一起聊天,一起学习,过得很充实。

这一个月里也有不好的事情,现在回头看看它们,当时的情绪波动都能很快的平息。也有令人高兴的事情,成为我们继续前行的动力。这些日子里我每天的心情,都记在了记在了晨间日记里,也有一部分放在了豆瓣上的这个帖子里,欢迎驻足观看。这是我在豆瓣上发过的第一个回复过百的帖子,我觉得非常值得纪念(虽然多数是自己的回复)。非常高兴有【H】雅讶几维*修炼成仙*的一起来参与到一灯计划里面来,也非常感谢传奇的持续关注。你们的参与和关注,给了很大的动力。

4月:晨练计划
在三月行将结束的时候,我开始了晨练计划。这一方面是因为前几天mm替我做了一件事,她说,作为回报,我要好好锻炼。mm提醒我锻炼,从她刚认识我的时候就开始了。我也答应过她好多次了。可是由于自己的懒惰,锻炼总是时断时续,而且是断的时候多,续的时候少。这次我下定决心,一定不辜负她,要把锻炼的习惯养成。

锻炼身体,也是我自身的需要。我从小身体就弱,但从初中高中时都坚持锻炼,跑步,身体还算可以。只是上了大学之后,人突然就变懒了。研究生时有一段时间曾要恢复跑步的习惯,却跑伤了腿(到现在也没有好利索)。因此上就停止了锻炼。自从那时起,我的身体,一直也没有起色。相反,因为最近几年来的多次重病(123),我的体重已经降到高中时的水平,而体质恐怕比高中时还差呢。为了恢复体重,增强体质,我也有必要重新开始锻炼!

我的晨练计划是:每个工作日早上起床后,喝热水,吃简单早餐,然后就到学校的健身房进行有氧锻炼,锻炼时间30分钟。周六瑜伽,周日休息。坚持30天,风雨无阻!

今天在煎蛋上看到题目为“艺术就是比生活走得远那么一点点 ”的帖子,在赞叹这些艺术创作之余,我不由想到,习惯的养成其实也是只需要我们多走一点点,心智的成长也只是比碌碌无为多走那么一点点。但是真正走出那么一点点的人,终究不多。既然我意识到这一点了,那么我不妨就在习惯养成这条路上多走那么一点点。我的朋友们,你愿不愿意在你的路上多走一点点,踏上少有人走的路呢?

题图来自这里,by 华 卿

2009-03-28

[心理藏书]少有人走的路 097


作者: (美)M.斯科特.派克
译者: 于海生
ISBN: 9787807023777
页数: 230
出版社: 吉林文史出版社
定价: 26.0
装帧: 平装
出版年: 2006-3
文件格式:影印PDF,清晰
文件大小:10.91MB
【conge按】:
这本书好像真的很流行,至少这本书的下载链接似乎随处可见。至少在豆瓣上的这本书页面下,就有几个人在分享这本书的下载或者阅读链接。那么,我为什么还要在这里再次跟大家分享呢?因为:
第一,这本书真的很好
这本书谈论的问题,是每个人都关心的:如何在苦难重重的人生中获得自由,如何使自己的心智成熟。派克并不是简单的从哲学层面上谈论这些问题(当然,在哲学层面上的谈论更难也更重要),而是在给出了许多活生生的例子,让你觉得所有的问题都可以解决。

第二,这本书同我现在关心的习惯养成话题有关
我发现习惯的养成若想成功,则必须有相当的自律。而在这本书中,作者派克首先就将“自律”问题摆出来。为什么人们的生活一团糟,总是苦难重重,而这样的情况怎样才是个头儿呢?我们如何才能摆脱痛苦呢?派克的答案很简单,要自律。唯有自律,人们才能具有面对人生困苦的勇气,只有面对人生苦难,才能心智成熟,获得自由。
这本书不仅讨论了自律的重要性而且对养成自律的方法也做了介绍。派克告诉了我们为什么人们会缺乏自律,他还告诉我们推迟满足感,尊重事实,承担责任和保持平衡,是建立自律的四大法宝。

第三,我喜欢PDF版本
这本书的电子版本众多,不过我最倾心还是PDF版本。PDF版本保持了书的原貌,看它就跟看真书一样,页码,装帧,页面布局都忠实原书。我个人在读PDF版本的书籍时似乎也更能集中注意力,就像看真正的书本那样非常认真的阅读。像多数人那样,我在看网页时经常是F型阅读或者跳跃式阅读,不加咀嚼地一目十行,读过跟没有读一样。我希望得到这本书的人,都能好好的阅读,成为“少有人走的路”上的行人。

不知道你是不是像我一样有这样的疑问,为什么一本叫做《少有人走的路》会十分畅销且读者众多,变成了“少有人不读的书”呢?

我个人认为《少有人走的路》之所以畅销,大概是得益于人们都想更好的掌控自己的生活,学会自律和爱。或者说,大多数人都觉得自己在这方面做得不行。因此一本帮你揭开不能自律之谜和迈向心智成熟的书,当然会大受欢迎。

然而,要掌握书中提到的种种方法,并不是容易的事情。这不仅需要你了解该如何做,还要付出非常大的努力去真正的做。正是因为这一过程需要巨大的精神和行动上的付出,虽然有很多人买了,读了这本书,但是真正能在"走向自律,懂得真爱"这条路撒谎功能前行的人仍是少数。仅仅是阅读,不能帮助你形成良好习惯,只有行动起来,才能体会到书中所讲的方法和道理的有效性和真理性。

好好读这本书吧。但是请记住,能不能在少有人走的路上获取人生真谛,不能靠别人,只能靠自己;不能靠阅读和思考,必须有行动。希望我们能在这条少有人走的路上相遇。

下载链接:

地址一:from Acrobat
地址二:from 115.com
地址三:from iFile.it

在线预览
(如果你是使用rss订阅或者浏览器的版本太低,可能会看不到在线预览,请访问收心阁预览,并安装flash插件).


2009-03-21

[GTD]时间日志


conge开始使用时间日志,来moniter自己的时间使用情况。第一天的使用很有效果:在时间日志上写下上一个小时自己做了什么,可以有效的使自己更加主动的安排下一个小时的活动,从而避免了许多不必要的时间浪费。


昨天我最大的收获,就是获得了《小强升职记》中的时间日志表格。抱着试试看的态度,我把这个表格打印下来,放在办公桌上自己手边。每隔一个小时左右,我就把自己上一个小时所作的事情记录下来。使用就是这样简单。

这是我第一天使用它的心得体会:

记录时间日志,是培养自律的一个很好的工具,因为自律必须先要对自己的行为有清醒的认识,然后才能对自己的行为进行评估,决定保留什么摒弃什么。时间日志正是这样一款帮助我们自省,然后集中精力在主要目标上的工具。使用时间日志,我可以每隔一段时间提醒自己上一个小时自己做了什么,有怎样的收获,是高效的工作、积极休息了还是办事拖拉磨洋工了。看着自己前一个小时完成的事情,我的心情就会变得很愉快,然后自然而然的开始规划怎样利用下一个小时。

如果自己上一个小时做的事情没有什么结果,记录日志可以让自己从工作里中断一小下,对其做一个评估,找找没有结果的原因,评估一下工作方法是否得当。然后自然而然的也会让我们的大脑规划下一步应当做什么。我都惊讶于我的下一步规划总是朝着建设性的行为发展

生命是属于自己的,时间是属于自己的。自己对时间的掌控,就是对自己生命负责。一旦你负起责然来,你会发现你原来可以这样快乐。

最后的最后,这个时间日志表格的下载地址在GTD Life

2009-03-10

[心理藏书]An Introduction to the Event-Related Potential Technique 096


作者: Steven J. Luck
ISBN: 9780262621960
页数: 376
定价: USD 40.00
出版社: The MIT Press
装帧: Paperback
出版年: 2005-08-01
文件格式:文本PDF,精确版面还原/7zip压缩
文件大小:PDF2.85MB/压缩后2.48 MB
【conge按】这是一本很好的ERP入门书籍。如果你是一个EEG/ERP初学者,你一定在看文献时对其中的各种ERP成分感到迷惑。究竟那些成分都是怎样被发现的,有什么特别之处,如何应用这些知识做研究?这是我当初接触erp的时候遇到的问题。那时,这些问题的解决之道就是看文献,遇到不懂的问题就找实验室的师兄师姐还有导师去问。实验室有“传帮带”的传统,因此这些知识的学习都是从高年级到低年级的学生慢慢往下传的。Learning by doing,变做边学的方法,不但可以获得理性认认识,更有感性认识,学到的知识就更牢固。这样固然好,但是也有缺点。通过这种方法学到的理论和技术,往往没有系统性,也都打着你的前辈的经验烙印。如果你的前辈的知识学的扎实,你收益就多些,如果他是半吊子,你可能也就高明不了。 即便你的前辈真的很牛,你也很好学,但这种学习方法将注定会使你的知识支离破碎,形成不了有力的工具。这样的情况下,修一门相关的课程,或者读一本相关领域的好书就变得相当重要了。

事实上,我一直也在寻找这样的书籍,可惜当初在北大的时候,这样的书并不多。当时有本书是《认知事件相关脑电位教程》,由作者魏景汉和罗跃嘉合著。对其我也是只听说过其名,未曾读过原书。来到美国后忽然又一天想复习一下EEG/ERP的知识,我就到图书馆一查。当下就发现了这本《An Introduction to the Event-Related Potential Technique 》。

把这本书借到手,可是破费了一些周折,因为这本书图书馆只有一本,而排队借阅的人却又很多。这种情况下,此书在一个读者手上只能停留15天。变态的是,我发出请求要借的申请之后的三个月,书才到我的书桌上。不巧的是,我当时正忙于一个project,15天的时间里竟然都没有能抽出时间好好的读一下,就必须得还了。即使是草草的读过几章,我也收益非浅,对于ERP的历史,各种成分的时间/空间特性都有了更系统的认识。结合自己之前做ERP实验的经验,这本书使我原有的ERP知识得到了加深。在我看来,这本书对初学者也是非常好的教材。从我对本书中介绍的那些属于我的领域之外的我原本不了解的一些ERP知识的章节来看,这本书能很好的带领我入门。

不过,我的老板似乎对此书的作者Steve Luck有点看不上。一个多月之前,我得到消息说Steve Luck的实验室会有一个关于ERP的boot camp。我在实验室例会上提起这件事,并表示想参加,想让老板是给俺出点儿钱让我去学习一下。我的老板问了我是谁主持的,我把Steve Luck的名字报上去之后,老板是一边摇头一边露出不屑的表情,那意思就好象听到了江湖骗子的名号似的。我没有细追问其中缘由,但是从老板的表情中可以看出他的潜台词:跟那个家伙你学不到什么真东西... 哈哈,反正就只能作罢了。这里多说几句,Steve Luck的那个boot camp申请的截止日期是本月末,如果我的读者中有愿意去并且能能搞到钱去的话,不妨申请一下子把。链接地址在此

自从把书归还图书馆之后,我一边继续想从图书馆续借(未果),同时一直到在积极的找这本书的电子版,历时两年多也没有结果。就在20天前,心心水滴论坛上的tangnuo网友找到并发布了此书。两周前,同在心心水滴论坛的psycher又给此书加上了封面,制作了书签。我现在跟大家分享的这本书,就是tangnuo和Psycher发布的。我这里只是借花献佛了。


下载链接:


地址一:from Acrobat
地址二:from 115.com

在线预览
(如果你是使用rss订阅或者浏览器的版本太低,可能会看不到在线预览,请访问收心阁预览,并安装flash插件).


[习惯养成]提高早上起床的动力

这篇文章原来发表于豆瓣的每月养成一个好习惯小组,我稍微做了一下修改,现在放在blog上。文章中提到的网友都是这个小组的成员。


  今天来小组批阅(这个词是BBS时代的用语,没有居高临下的意思,原谅我的词语还停在四五年前,I am old),发现小组发言中好几篇关于作息习惯的:有要早起起不来的,有想早睡睡不着的。呵呵,既然大家对这个问题的关注度这么高,大家又都在互相支招,我也来说说我的想法。
  
  这里要说的是说大家遇到的早起问题(关于如何早睡,请看一灯计划): 网友filoTio.P说自己“把闹钟放在地板上了,结果7点10分响了,就跑起来关闹钟,结果闹钟过了10分钟又响,再爬起来去关,结果又赖到8点多”。这恐怕是多数不能早起人的写照吧。
为什么早起怎么就这么难,为什么这个习惯的养成这样容易失败呢? busydying | sam的帖子透露了这其中的秘密:“近来没有什么事情,每天都会睡到中午11、12点才醒来,闹钟完全没有作用... ...”。这就对了,没事可做,哪能起得来啊!肯定有人会说conge说的不对:我有好多事要做呢:我要看书啊,写论文啊,上课啊,上班啊... 起不来不是没事做,可还是起不来。
  
  唉,这看上去似乎真的没法子了。但是conge绝不就此放弃,给你再分析一下:你提到的那些事情是你爱做的么,是你想做的么?好好想想,然后往下看...
  
  我猜也不用猜,各位不能起来的原因,一个是没有事情可做,二个是没有喜欢的事情要做。二者合一,就是没有起床的动力嘛!为了早起而早起很难成功,除非你喜欢早起。
  
  所以,conge给你出主意,让你有起床的动力。
  首先,想想你最喜欢做的事情是什么,给自己规定起床后的第一见事情就去做它。两个要点:一这件事情一定要是你喜欢做的,至少要比赖床更使你高兴;二,这件事要是起床后就能做的,去看日出就比去看电影要可行(早晨就营业的电影院很少见...)。
  其次,想想你必须做的是什么,也是起床之后就去做它。这件事会让你的完成会使你的焦虑水平下降,好过些。比如学期论文,比如背诵单词,比如工作报告...等等这些任务,都可以放到早上来做。想想吧,在别人还没有睁眼的时候,你已经把大半天的工作完成了,你就可以拥有一个相对轻松的白天了。多好啊。
  
  另外的一个有效的方法就把自己一天的时间做出规划。比如起床之后到7:30是日记时间(晨间日记)。7:30至8点是早餐时间。就像小学时候的课程表一样,把自己的时间做出规划,按照执行。想想看吧,从小学到高中,我们的每一分钟都被别人控制的,到现在你终于可以自己控制自己的时间了,我们为什么不好好利用而是要挥霍浪费呢?可以自己规划自己什么时候学习,工作,还能决定自己什么时候玩耍,这样的权利当然要骄傲的好好利用啊。
  
  至于早睡,若能早起了,早睡也会相对容易很多。
 
  我这几天拜晨间日记所赐,每天起的越来越早了。明天日记之后准备出去呼吸冰冷而又清新的空气!
  
  祝各位早起愉快。

2009-03-05

[习惯养成]一灯计划


本文中,收心阁不讲心理学,而是要向大家推介一个与早睡早起有关的计划。这个被conge称作做“一灯计划”的习惯,核心是每天尽量减少使用电灯的时间。日出而作,日落而息,让自己的身体与自然同步,逐步恢复自己被剥夺的睡眠。一灯计划主要目的是养成早睡的习惯,同时它还会带来其他的好处,比如早起,提高注意力,营造静谧气氛,让夜晚重新属于你。当然,这个计划还可以让你节约电费支出和电能消耗。当然,这个计划也有可能不适合一些特定人群。如果你感兴趣,愿意和conge共同完成这个计划,不如从今日开始先执行30天吧。
下面是详情。

由断电促成的“一灯计划”

2009年3月1日,我所在的美国南方小城Athens罕见降下了大雪。具体的说,这是一场暴雪(上一次Athens有这样的雪还是16年前)。大片大片的雪花密集的从天而降,从中午12点钟左右一直下到晚上8点钟左右。因为早上的时候下了雨,一开始的雪是下到地上就化成雪水的,即便如此积雪还是迅速就有了好几寸。开始,我听到了外面树木的枝桠断裂的劈啪声,但我没有在意。接下来家里的电视信号中断(我后来才意识到这是因为大雪破坏了电视线路),我就和mm打开电脑,开始看电影,享受雪天的轻松。大约下午4时左右,我和mm看电影看到一半的时候,忽然听到门外一声巨响,家里所有的电器都停止了运转——停电了。我打开房门,门外的景象让我了解了停电的原因:门前一棵大树由于不堪积雪重负而被压倒,大树不偏不倚的撞向了一根电线杆,将电线杆断为三截。电线被扯断,自然就断电了。由于雪大路滑,维修部门不能及时赶来,同时因为大学造成的断电事故在这个小城竟有20多个。这直接造成了我们家断电29个小时,也让我经历了连续两个无电的夜晚。断电时很痛苦的,我们没法做饭,没有热水,无法接受外界的消息... 不过坏事也有好的一面:这次断电却以一个灵感点亮了我的大脑,促成了“一灯计划”的诞生。

什么是一灯计划

天黑后,尽量不开灯,如果特别需要,只开一盏灯。
尽量使用低瓦数的灯,亮度尽量不要太高。
每天如此,执行30天

为什么要进行一灯计划?

1. 有助于形成早睡早起的习惯

1.1 早睡:
停电的两天中,我无法同平常一样在电视或者电脑前消磨时光,更没有电灯将黑暗驱走将“白天”延长。由于不习惯黑暗,我和mm将以前买的好多蜡烛拿出来放在漂亮的烛碗之中点燃。然后接着那摇曳的烛光,我一边用热水泡脚一边用PSP看电子书。我发现在天黑之后没多久,也就是7,8点钟的时候,我就哈欠连天,睁不开眼了。一连两天皆是如此——实在是太困了,我必须在9点之前就睡觉。 这就说明,我每天晚上11点之后睡觉,睡眠是被部分剥夺的,自己以前之所以不能早睡,不是因为自己的身体不累不困,而是因为灯光的照明和电脑电视节目把我的注意力从对自身的关注转向了外部的世界。注意不到自己的疲劳或者牺牲自己的休息时间去看电视玩电脑使得我的睡眠被剥夺。关灯早睡,就能缓解这种剥夺,逐步摆脱亚健康状态。

1.2 早起:
很多人都想养成早睡的习惯,并为了早睡采取各种各样的方法。远放闹钟,放轻柔的起床音乐,定时开启的灯和香水... 可谓是声、光、电、化学等方法无所不包了。conge曾经建议过大家把喜欢做的事情安排到早上来做,来提高起床的动机水平(原文见此)。conge用这个方法已经成功坚持了将近30天每天6:30起床了。不知道是否有其他人用这种方法取得了成功呢?欢迎留言交流啊。

但是早起不仅仅是要在早上早早的从床上爬起来那么简单。早起还需要早睡的保障才能在预先定好的时间里起床,并且保证一天的精神充盈。如果入睡时间一直较晚,早起就会很容易失败。而且,这种情况下即便成功早起了也不是好事,因为晚睡早起所造成的睡眠剥夺对身体造成的伤害更大,还不如晚睡晚起呢。而停电早睡的这两天,我发现自己早起更加容易。基本是在闹钟响起之前我就自然醒了。起床之后一天的精神也都很好,精力很足。看来,早起要想成功,一定要做到早睡。要想早睡,不妨试试“一灯计划”。

2. 营造情调
使用照明范围有限的台灯或者蜡烛,可以保证你能看清屋子里的大概情况,同时也使大部分空间陷入神秘的黑暗。这样的环境适合轻声的交谈。在舒适的昏暗灯光下与自己的爱人谈谈心,整理一下自己的思绪,放松的听听音乐,这将是何等的享受啊。

3. 便于集中注意力
这样的神秘氛围不仅适合交谈,还适合阅读与思考。因为这种情况下不会有外界的诸多刺激来让人分心,人更容易沉浸到当前的活动中。无论是读书还是写作或者是听音乐,无人打扰的静谧都会让人觉得分外宝贵。

4. 节约电费
这算是个额外加分。现在钱那么难挣,所以小钱也要省。

如何实行一灯计划

学习与工作以及其他所有需要光亮的事情尽量在白天就完成。
养成随手关灯的习惯。(这一点说起来容易做起来难,conge已经有好几次把饭端到饭桌上吃了好几口后,才发现厨房的灯还亮着。这时一定不要懒,起身关灯也花不了什么时间。)
计划自己的夜晚,看书,朗读,书写,无论干什么,提前把需要的东西准备好。
困了就上床。在黑暗中享受你的休息时间吧。
祝你有香甜的美梦。

一灯计划适合人群

失眠人群
睡眠不足人群
想养成早睡习惯的人
想养成早起习惯的人
想拥有浪漫,静谧,属于自己的夜晚的人

不宜人群

怕黑的人
需要在夜晚工作的人
对灯光不敏感的人

提醒:如果你打算像conge一样可能时不时的使用蜡烛来进行一灯计划,请一定注意防火

题图版权属于:© Tellgraf at Stock.xchng

2009-03-04

[心理藏书]Principles and Recent Advances in Medical Imaging and Image Analysis 095


作者: Dhawan, Atam P. (EDT)/ Huang, H. K. (EDT)/ Kim, Dae-shik (EDT)
ISBN: 9789812705341
页数: 500
定价: $164.00
出版社: World Scientific Pub Co Inc
装帧: HRD
出版年: 200803
文件格式:文本PDF,精确版面还原/7zip压缩
文件大小:PDF36.59MB/压缩后34.37 MB
【conge按】我之所以读这本书,完全是由于其中的一篇文章:Laird AR, Lancaster JL, Fox PT. Functional brain mapping and activation likelihood estimation meta-analysis. In: Dhawan AP, Huang HK, Kim DS, editors. Principles and Recent Advances in Medical Imaging and Image Analysis. Hackensack, New Jersey: World Scientific, May 2008。在这篇文章中Peter Fox 和Angela Laird还有Lancaster介绍了脑成像研究中的元分析方法和激活似然估计(activation likelihood estimation,ALE)。我这在打算学习用这种方法分析一些眼动研究。

所谓元分析,就是对已经发表的科学研究中的数据进行二次分析,找出这些研究中所揭示的共同规律。与综述文章不同(综述文章的一般目的也是总结某一研究领域的研究进展和发现,并提示下一步的研究方向),元分析是一定定量的研究,其目的的重点在于发现新规律,而不是总结。元分析一般也是由问题驱动的,也是探索性的。比如你想知道stroop任务相关的脑区是什么样子的,除了自己设计实验来验证之外,你还可以把所有的使用stroop任务的脑成像(主要是fMRI和PET的实验)都拿来,看看他们有什么数据,什么发现。fMRI和PET研究可以用来做元分析,一个原因是因为fMRI数据和PET数据大多经过平滑后采取统一个大脑模型(通常是Talairach模型MNI模型),另外,这些数据中都用一个三维坐标表示激活区域。这两点就保证了我们可以把这些数据放到一起,做二次分析。

ALE是元分析方法的一种。我这里先不准备多说,一个是我才刚刚接触这个方法,还没有实实在在的做过,也没有太多的心得,一个是这个方法在本书里有详细的介绍,与其我多费唇舌,还不如你自己去看更有收获些。

除了元分析,这本书还涵盖了更多的内容。这包括了各种医学成像(包括脑成像)的原理和图像分析的算法以及应用。接下来是各种成像技术的最新进展,这包括了fMRI,DTI,各种光学成像方法还有多通道同时成像等各种内容。除了原理介绍,应用各种成像技术的研究和个案也不少。

由于这是一本由一两个人主编众多作者参与的书,我就很难给书做出准确的评价。但是但就我看的章节来说,还是非常易懂的。希望这本书对你的研究工作能帮上一点小忙。


下载链接:
地址一:from Acrobat
地址二:from 115.com


在线预览
(如果你是使用rss订阅或者浏览器的版本太低,可能会看不到在线预览,请访问收心阁预览,并安装flash插件).



2009-02-22

[心理藏书]Brain Mapping: The Methods, Second Edition 094


作者: Toga, Arthur W. (EDT)/ Mazziotta, John C./ Toga, Arthur W./ Mazziotta, John C. (EDT)
书名: Brain Mapping: The Methods
ISBN: 9780126930191
页数: 877
定价: $230.00
出版社: Academic Press
装帧: HRD
出版年: 2002
语音:英语
文件格式:文本PDF,100%版面还原,压缩为7z格式
文件大小:PDF/44.25MB;压缩后/40MB

【Conge按】:我目前在上一门叫做EEG and MEG Research in Cognitive Neuroscience。教授这门课的Clementz教授采用了《Brain Mapping: The Methods》的部分章节作为阅读材料提供给选这门课的学生。这样,我就有机会读了此书的关于EEG和MEG的部分章节。个人感觉,这本书对于EEG/MEG这两种脑成像研究工具的原理和方法讲得非常详尽,也比较易懂。相比我上个月介绍的《Methods in Mind》这本书中的有关EEG/MEG的章节,《Brain Mapping: The Methods》这本书更偏重于原理的介绍,内容也更深一些。我为读过的本书中的每个相关章节都写了长度为一页的summary,如果有人感兴趣,我会将它们也放上来。

另外,这本书并不只是关于EEG/MEG的。它的内容几乎涵盖了目前认知神经科学中所用到的所有无创性脑成像的数据记录方法,数据处理的统计知识和如何将结果可视化的方法。相信所有对于功能性脑成像这一研究方法感兴趣的人,都可以从这本书中获益。下载之前,你可以先参考本书的目录,找找是否有你感兴趣的内容(或者先预览一下此书)。

最后,conge提醒大家,书是用来读的,下载了放在硬盘上存着不是什么好习惯。希望大家能跟我来交流读书心得。 :)



下载链接:

地址一:from Acrobat
地址二:from 115.com
地址三:from iFile.it



在线预览
(如果你是使用rss订阅或者浏览器的版本太低,可能会看不到在线预览,请访问收心阁预览,并安装flash插件).


2009-02-15

[自说自话]情人节


去年的情人节相比,今年的情人节过得相对要简朴一些。我总觉得自己是个不爱过节不爱送礼物的人。每逢过这样的节日到来,我的心中总是有点不知道该怎么过的感觉。多数时候我甚至想混混就过去算了。但想归想,这却几乎是不可能做到的。刚刚进二月,各种情人节相关的广告就会布满商店,电视,广播,报纸,还有各种网站。各种投递广告会跑进你的信箱,电子信箱更是会被情人节的各种Spam塞满。即便你不看这些广告,你也会看到你的朋友们在他们的blog上,twitter上诉说他们的情人节心情。 这样铺天盖地的提醒,让你都不好意思说你忘了买礼物。

过这个节,鲜花是不可少的。虽然mm提前就祝福我不要乱花钱,甚至要求我给她买个低于5美元的礼物,这基本上是不可完成的任务。我在周五的去买一周的食物时候,亲自挑了一束红玫瑰。mm看到,嘴里说不要,但是双眼中却幸福的放光。是啊,收到鲜花,总是会让女孩子开心的,即便你是当着她的面选花/付钱。

买礼物这事,是要避开对方的视线才好。只有在对方不知道的情况下,才有惊喜。不过情人节这样的节日,人们一般都会期望得到礼物,若想让对方惊喜,还得在礼物内容上花点儿心思。不过mm给我惊喜的方式有些特别:就是上面提到的,她说这个节日不要什么礼物,向我传达要省钱的信息。加上我从来也不热衷过节,这就足够让我不存什么对礼物的期待了。这个小把戏对我很有效:当她在情人节的清晨把礼物塞到我被窝的时候,我就很是惊喜了一下。那是一件纯棉紫色长袖套头衫,摸起来很舒服,穿起来也很舒服。 我拿到手就穿上身了,连做饭也没有脱下,所以今天就必须去洗了 :)

说到做饭,这就是我给mm的礼物。理论上讲,这个礼物并没有额外花钱。我只是把平时要吃的米饭从碗里挪到了盘子中,然后整理成了两个心型。这虽远非完美,但是, those are hearts from my heart。

Brown Rice dish

2009-02-14

[GTD]闭关30天,养成新习惯



什么是闭关
我对这次闭关的定义,有两个部分组成:一是不折腾自己的电脑,二是不在网上泡着。这包括:不在电脑上安装卸载任何软件,不在参与网上论坛、豆瓣小组和邮件列表,不通过google reader的订阅来获取信息。 为此,我在论坛上请了假,把邮件列表的更新定为no email,将Google reader里的Feeds清空,最后在豆瓣上宣布闭关。

闭关期间,我仍使用的互联网服务有email,twitter和google的日历,文档,搜索,博客等。

我为什么要闭关 (原因和目的)

我闭关的直接诱因并不只一个,待我一一道来:第一个诱因AF*网友在豆瓣发的是这篇帖子 ,AF*在豆瓣的"每月养成一个好习惯 "小组中总结两个月以来养成的新习惯时,向我推荐了一篇名为"30天走向成功"的文章。这篇文章的提到了一个做法,就是好习惯有很多,但是究竟哪个更适合自己却不容易确定。这种不易确定使得很多人在养成好习惯的行动前止步不前。于是该文作者提出,不如就随手拈起一个习惯,先实行30天看看。因为30天足够你将这个习惯初步形成,而且届时你就能知道它是否适合你,如果适合,剩下的事情就是好好保持就行了。Conge 我觉得这个先尝试一个月,30天后再做定夺的主意挺不错,于是就想找个什么小事来挑战自己一下。

幸运的是,"30天走向成功"里列举了不少可以让读者开始一试的小例子,其中一个是"不上在线论坛。尤其是你觉得自己已经上瘾的时候。这可以帮你脱瘾,并能帮你弄清参与对你到底有什么好处(如果有的话)。30天之后你还是能赶上形势的。" 嗬,正合我意。我正感觉自己日渐沉溺于网络信息的获取而不能自拔呢。每天来自互联网各个方面的信息铺天盖地,这种信息获取方式固然方便快捷,却也使人感觉迎接不暇。我必须付出很大的信息过滤成本和时间成本才能获取真正有价值的东西。这种成本的付出常常让我觉得得不偿失,可我却对其欲罢不能,难于割舍。思来想去,要让自己能把更多时间花在思考和做更加有意义的事情上,就要减少或者切断这种互联网信息获取渠道。于是,我决定在30天内不登录各种论坛,小组,不再订阅各种blog。

从1月3日开始,我在所任职的论坛请假,在豆瓣发了一篇闭关贴,在晨间日记里设定了倒数计时,开始了为期30天的"闭关"。

闭关的执行情况如何?
我要说,总的来说很不错。闭关这些日子中,我没有在各种网站发过任何帖子,也没有批阅帖子。除了在豆瓣上添加最近看过的书籍(30天中有大概三次)之外,都没有再上过那些原先每天必上的网站。

闭关的同时都完成了那些事情?
在闭关的过程中,我仍然使用互联网,但这些应用中绝大部分是学习和工作所必须的,比如:通过email联系安排各种事务,使用搜索引擎查找文献,使用日历安排日程。我还写了几篇blog,并使用Twitter同一些网友保持联系,获取信息。但是我的互联网使用时间大大的减少了

互联网使用时间的减少,使我有更多的时间和精力关注自身习惯的养成。这段时间一直在着力养成新的习惯,这些习惯包括:
1.晨间日记
晨间日记真的是一个好方法,利用早上的美好时间来回顾前一天的工作、经历、心情,再安排一下这一天各种事物的轻重缓急,一天就能有条不紊的度过,效率也提高许多。最重要的是,我的焦虑水平大大的降低。这对我的身体有着莫大的好处。

2.早睡早起
早睡早起是我大学之前一直保有的习惯。在上大学之前,我主动熬夜的次数加在一起也不过十次,除此之外的晚睡加在一起也不过五,六次。自从上了大学后,尤其是在大三没人限制作息时间之后,这个早睡早起的习惯就被不知不觉的抛弃了。

互联网是另一个使我熬夜的原因。自从迷上上网之后,熬夜的事情发生的频率明显频繁。熬夜的直接后果,当然就是日间精力的下降,健康也走下坡路。

写晨间日记的习惯使得早起成了我对自己的自然而然的要求。原因很简单,晨间日记要在早晨写。不能早起自然就无法写晨间日记——若是拖到中午才起床,那不成了"午间"日记了?

早在闭关之前,我就写过一篇关于早起的文章。该文中,我建议把自己喜欢的事情安排到早晨来做,以增强早起的动力,提高早起的成功率。我自己早起的动力就是 1)写晨间日记 2)自己做好吃的早点。新习惯的形成并不那么容易,下面图中的上面部分是我闭关30天中起床时间曲线,图中显示我多数时间都做到了8点之前起床。

做到早起了,早睡就不那么难了,因为到了晚上自己自然就困得早了。图中的入睡时间曲线显示了我的还是有几天比较早睡了的,而且很少熬过半夜了。

3.锻炼身体
早睡早起之后觉得精力好,自然就想到了去锻炼。这段时间我发现了一个更适合自己的锻炼方式,就是划船机。这种锻炼方式同我喜欢的跑步一样,都是都是一项全身运动,并且可以自己控制锻炼的强度。比跑步好的地方则是,划船对膝关节的冲击小,一个月的锻炼我的膝关节都没有不适感。(而我每次开始跑步都会伴随膝关节的不适甚至疼痛)。

自从锻炼开始,日间的经历明显转好,睡眠质量也提高。身体外观也有明显的变化,看上去强壮些了。

4.每日计划
以前看过许多GTD书籍提及提前计划的重要性,但是我总是不得要领。自从开始关注自己的习惯养成之后,我几乎是自动的开始 了自己的时间管理。在晨间日记的记录过程中,总会加上本日的计划事项。在这个过程中,gmail中的Task还有google的日历都给了我很大的帮助。 有计划有执行,开学头一个月的学习进行很顺利,心情也好很多,没有多余的焦虑情绪了。我会持续关注GTD和习惯养成的。


对自己的闭关做怎样的评价?
30天的闭关,给了自己许多好处。第一,感觉自己能够掌控自己的生活,可以从沉溺网络转变为自律的人,战胜自己的拖拉症。第二,找到了适合自己的锻炼方式,身体有好转。第三,开始好习惯的养成,做一个高效且快乐的人....

出关后如何打算?
现在我已经恢复以前的网络活动,但是频率已经没有那么频繁了。blog订阅也要重新整理,避免信息过剩对自己造成负面影响。
事实证明,每月养成一个好习惯的确是可行的。我会继续以30天为周期,尝试各种新习惯的养成。目前进行的是“6:30起床”和“睡前泡脚”。

希望大家都来尝试一下30天养成一个好习惯。

2009-02-13

[心理藏书]In Search of Memory 093


作者: Eric R. Kandel
副标题: The Emergence of a New Science of Mind
ISBN: 9780393329377
页数: 510
定价: USD 17.95
出版社: W. W. Norton
装帧: Paperback
出版年: 2007-03-19
文件格式:
英文版:文本PDF,清晰
中文版:影印PDF,清晰,保留版式
文件大小:
英文版:2.38MB/压缩后2.25MB
中文版:26.5MB/压缩后25.2MB

【conge按】:
这本书,我应该是早就看过了。昨天有网友在收心阁留言,说他/她的专业方向是学习与记忆,问我有没有这方面的书。这让我一下子就想起了坎德尔的这本《In search of memory》。我还以为我早就在收心阁中介绍过这本书了呢,结果找了半天也没在收心阁中找到它。于是今天决定发布出来,以飨读者(特别是网友)。另外,我当初读的是这本书的中译本《追寻记忆的痕迹》,译者是中科院心理所的心理学教授罗跃嘉。罗教授的译笔算是不错,加上有专业知识的背景,可以保证在翻译这种科普类型的书籍的时候,不会犯太多的低级失误。因此,对于英文阅读速度比较慢的读者来说,读中文版也不错。这里再广告一下:收心阁中曾经发布过罗教授的《注意的认知神经科学研究》,这是一本学术著作,由罗教授的博士论文改编而成书。对注意感兴趣的同学,或者想考罗教授研究生的同学,不妨读一读它。


坎德尔博士是获得过诺贝尔奖的。按照惯例,诺贝尔奖获得者都会写一本自传性质的书,介绍自己的学术和生平。《In search of memory》正是这样一本书。在书中,坎德尔博士将自己走过的半个多世纪的成长历程以及学术道路做了回顾,也对自己的研究做了总结。对于年轻学子来说,从科学巨匠的经历中汲取营养,吸取教训,获得鼓励,能帮助我们在学术道路上充满信心的坚持下去。

我觉得这本书很易读,这些有经验的研究者都是很不错的老师,可以驾轻就熟的将科学问题和人生问题用浅显的故事和道理传达给你,还不但吸引你阅读,而且激发你的思考。我给这本书评5星,你不妨也读一下,看看你能得到些什么。

有幸的是,我在网上找到了《In search of memory》这本书的英文版和中文版,现在放在一处,大家各取所需吧。


下载链接:
英文版:

地址一:from Acrobat
地址二:from 115.com


中文版:
地址一:from Acrobat
地址二:from 115.com
地址三:from ifile.it

在线预览
(如果你是使用rss订阅或者浏览器的版本太低,可能会看不到在线预览,请访问收心阁预览,并安装flash插件).

中文版:


英文版:

2009-01-23

[心理藏书]《Methods in Mind》 092


作者: Senior, Carl (EDT)/ Russell, Tamara (EDT)/ Gazzaniga, Michael S. (EDT)
ISBN: 9780262195416
页数: 382
定价: $55.00
出版社: Mit Press
装帧: HRD
出版年: 2006.06
文件格式:文本PDF(带完整书签),清晰
文件大小:3.36MB/压缩后2.91MB
【conge按】认知神经科学是多学科交叉而形成的一门新兴学科,从事认知神经科学研究的学者或多或少的都在做这样的一件事:在大脑中为各种认知功能找到相应的支持区域,这被称为human brain mapping,译成中文的就是为大脑描画功能地图。为了画出这样的地图,科学家们采用了包括脑功能成像在内的各种科学方法和手段。这本《Methods in Mind》就是将认知神经科学领域中正在使用个这种研究方法集中在一本书里向大家介绍。书中涉及的方法有眼动(eye movement),穿颅磁刺激(Transcranial Magnetic Stimulation, TMS),神经精神方法(Neuropsychatric Approach),脑损伤研究(Lesion Studies),皮肤电(Skin conductance),单细胞记录,功能磁共振成像(Functional 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fMRI),脑电图(Electroencephalography,EEG),脑磁图(Megnetoencephalography),成像基因学(Imaging Genetics)等等。
你可能会问,为什么大家要用这么多不同的方法来研究认知神经科学呢?我能想到的答案有两个:
一、因为没有一种技术或者方法能回答所有科学问题
比如说,单细胞记录记录的是单个神经元水平的变化,而脑电图、脑磁图的信号则是来自于一大群神经元的同步活动;单细胞记录和脑损伤研究由于伦理问题,不能在人大脑上实施主动创伤伤害,因此只能做动物研究。对于脑损伤的病人研究,也只能研究对象死亡之后的解剖中才能找到确切损伤部位,从而使得科学发现的进程被拉长。 而fMRI,EEG,MEG和TMS这样的现代无创性研究方法的推出,虽然在避免伤害和加快获得结果的进程上取得长足的进步,但也仍然不完美。比如,为了能给认知过程进行精确的定位,在研究方法上就需要具有高时间精度和空间精度的测量技术。时间精度高就能将各种在时间上相区别或者相联系的认知过程区分开,而空间精度高才可以准确的找到这些认知过程在大脑中的定位。目前的科学技术中,还没有哪一种能同时完成这样的任务。fMRI定位精度很高,可是成像过程需要几秒钟的时间,EEG/MEG的数据记录在时间上能达到毫秒级别,但是其定位精度却相对要差很多。

二、科学需要不同方法的交互验证
一个人做个实验,让十几个人做某项任务的同时用fMRI扫描他们的大脑,发现大脑中的某一区域激活了,然后就下结论说这个区域支持他们所做的任务。这样的结论你会相信么?我是存疑的。如果又有人用EEG做同样的实验,使用一些算法算出与任务相关的电位的源也在该区域,那么这一科学发现的可信度就又增加几分。进一步的,如果单细胞记录能发现动物在做类似任务时该闹区的神经元兴奋,被TMS将该脑区暂时抑制的被试无法完成相应任务,如果再有运气发现这个脑区中风的病人无法完成这样的任务,那么我们相信这个任务是由这一脑区支持的结论的可信度就相当的高了。而认知神经科学领域的科学家们也正是在这样的合作着,争论着。


在一本书中介绍这许多的研究方法,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书中每一章节的话题,其实都可以单独拿出来写本书。相应地,要想在这么短的篇幅中完成对一个技术的全面介绍,则不是谁都能行的。《Methods in Mind》的编著者和各章的作者,都是在这个领域中的牛人,在相应的研究方法中都浸淫许久颇有造诣。想来也只有这样的高手,才能在有限的篇幅中深入浅出的向我们勾画出这些方法的历史发展,优点特点,原理准则,革新创新,局限以及整合。

下载链接:

地址一:from Acrobat
地址二:from 115.com


在线预览
(如果你是使用rss订阅或者浏览器的版本太低,可能会看不到在线预览,请访问收心阁预览,并安装flash插件).



2009-01-10

[心理藏书]发现的种子 091

发现的种子封面
译者: 金吾伦 / 李亚东
作者: W.I.B.贝弗里奇
副标题: 《科学研究的艺术》续篇
统一书号: 13031-3561
页数: 169
定价: 1.55元
出版社: 科学出版社
出版年: 1987年7月
文件格式:影印PDF(带完整书签),清晰
文件大小:5.20MB/压缩后4.9MB
【conge按】对于这本书,我做的比较多。一是读了并做了读书笔记,二是给PDF添加了书签,三是在豆瓣上添加了本书的条目(包括上传封面填写书籍信息和撰写简介)。当然我正在做的写文推荐就是第四。我希望还有第五步,就是各位看了书或者我的读书笔记后,大家一起来交流一下。

在贴笔记之前先简评一下这本书,《发现的种子》作为《科学研究的艺术》续篇,仍旧延续了其姐妹篇的主题,仍是一篇形而上的科学哲学著作。这书中涉及到方法论的部分,对于心理学研究有很重要的意义。对于我这种虽然进了心理学和脑科学的门,但是对科学研究仍然不慎清楚的人,在方法论上对科学研究有一个认识(且不论认识的程度深浅)是有利于我的学习道路和职业道路的。

虽然是科学哲学著作,但是本书读来一点也不枯燥。贝弗里奇是一个了解科学界历史的人,而书中充满的谢谢做为论据的例子各个都生动有趣,让人觉得科学研究的历史一点儿也不输给各种小说。即便对科学哲学不感兴趣,读读此书中的例子当作消遣,也是不错的。
这里还要感谢王鸿飞老师,这两本书我都是从他的博客上得到下载链接的。

读书笔记:


第一章 论产生概念和解决问题,着重阐述创造性思维对科学的贡献和怎样的思维方式,法则和方法能促进科学发现中创造性的作用。
关于科学研究中的创造性问题的相关文献书籍,早已是汗牛充栋。早在本书英文版出版之前(1980年),科学哲学的权威波普尔爵士(Karl Popper)就于1974年指出:“关于创造性问题的文献数量之多已达惊人的地步”。然而就像开车并不需要汽车技师懂得那样多,进行科学创造也无需对创造性的研究了如指掌。这样说来,我在推介本书的姊妹篇《科学研究的艺术》时将其比喻成“武功秘籍”,似乎将其说得过于高深了。其实我们只要按照自己的需求对其略加了解,再付出些精力勤学苦练,就能满足我们的科研需求了。不过,我们在科学研究之余读系统地一下这样的书籍仍然非常重要,掌握些理论知识可以使我们在行驶时选择快车道而不至陷入泥淖,也可以让我们在遇到困难和阻碍时尽快修复错误,重新上路。

思维方式:
贝弗里奇在书中提到了三种思维方式:批判性思维,想象性思维和无控制行思维。批判性思维是科学研究的基础,每个科学工作者都该是在这方面训练有素的。它是我们发现科学问题所必须的要素。然而批判性思维不是科学的全部。新问题的提出和解决往往需要借助新概念,新方法,这些常有赖于想象性思维和无控制行思维的帮助。想象性思维类是“让思想顺着连结、联系,把一件事与另一件事结合”,从而发现批判性思维所不能完成的问题解决。而无控制性思维,在我理解就是头脑风暴。进行这种思维不必限制与问题本身,而是让思想解放出来,让所有的概念想法自己产生,碰撞,产生新的火花。对于新概念的产生和新问题的创造性解决,后面两种思维的作用则更为明显。本书也把重点放在了这上面。

产生新发现的步骤:
收集资料:要以问题为中心,收集各种与问题相关甚至冲突的资料(后者往往是引发思考进而产生新概念的最大诱因)。有的问题会在资料收集过程中便得到解决。
思考问题:如果现有资料无法产生答案,那么就要对其进行深入的思考,对所有的资料进行消化吸收。与不同的人(哪怕是不懂科学的人)讨论。讨论是打开思路的重要法宝。有时通过这样的思考就能得到问题的答案。即便没有答案,借由思考我们也会具有“有准备的大脑”,为下进行一步打下基础。
产生概念:努力的思考也许不能使我们达到清晰的答案,但是它却能开启我们的直觉。有助于解决问题的概念和方法往往会以灵光一现的方式出现。这种灵感往往是创造性的定点,给我们带来突破性的问题解决方式。
评价新想法:经过上面几个步骤产生的新的概念,方法,技术等必须通过科学的检验。如果结果并不完美,可以在这最后一步中进行修正。如果遗憾的发现我们的新想法不能通过检验,是错误的,那么及时的摒弃则比固守要明智。

在这一章中,贝弗里奇还列举了诸多能激发创造性的实用方法,比如横向思维,集体思维和形态学方法。他针对这些方法做了简单介绍,并推介了相关的书籍供有兴趣的读者进一步学习这些思维方式。

第二章 讨论机遇和机会在科学发现中的角色。
科学家都愿意谈论科学的严谨,这就容易使得一般大众误以科学必须按部就班的严格按照一定的步骤进行。科学需要严谨,这一点儿也没有错,但仅靠严谨得到的科学发现的其实很少。有许多科学发现是在偶然的机遇和机会中产生的,科学的偶然性的重要作用得到多位诺贝尔奖获得者的认可与重视。第一章中提到的思维方式中,多数是用来摆脱先前认识的束缚来寻求那经常是偶然出现的答案的。

贝弗里奇把科学发现中的机遇分为了三类:1)各种思想精神活动的偶然结合产生的直觉,2)阿基米德式直觉和3)意外发现。第一类和第三类很容易从字面上理解,而阿基米德式直觉是由精神活动与外部事件相互作用而引发:牛顿从树上掉下的苹果得到启示的故事也是阿基米德式直觉的例证。值得注意的是,这三种类型的机遇并不能直接解决问题,而是产生解决问题的机会。只有有能力把握这种机会的人,才能利用这个解决问题的金钥匙。

贝弗里奇举了很多有趣的事例来证明科学发现并非全然是在一丝不苟的研究中得到的。有些重大发现完全是意外导致。科学家的一时粗心大意或者,也会成就好事。这些事例就是科学八卦,让我读得津津有味,也使我获得信心:虽然我不是一个特别有条理的人,但是还是有可能做出重大贡献的。这句话也送给所有人共勉。

机遇在科学发现中的作用超乎人们的想象,但能利用这把金钥匙也是需要一定的条件的。首先,与专业领域密切相关才有可能发现机遇。那种整天坐在办公室里只靠实验员和研究生替自己做研究的人是不太可能发现实验中的种种偶然情况的。其次,把握机遇需要丰富专业知识的专业知识。专业知识丰富的人才能注意到新奇情况的出现,也更能洞察这些情况后的意义。最后,在研究中过于拘泥于研究计划,是容易放走机遇的。作为学生的我,一定要在亲身参加实验,努力积累知识的同时注意保持自己的好奇心,不要让科学研究的条条框框束缚。

第三章 论及新发现的被认经常需要一个漫长的检验期。
新思想、新发现的产生基本上都是直觉的突然的事件,往往在短时间内就完成了。然而科学研究确实一个相当漫长的过程。新思想得到认可,新发现得到应用,往往都会耗费许多时间。一方面科学研究可能需要长时间的酝酿。另一方面,无论这些新的东西具有怎样的真理性,要得到广泛的接受却不是那么容易的。真理需要时间的检验,这一点从诺贝尔奖或者前两天(2009年1月9日)颁发的中国国家科技奖的获奖人的年龄便可见一斑。

科学工作是一个连续体,创新也都是在前人发明发现的基础上进行的。很多时候前人的研究会被忽视,等到独具慧眼的人发现它时,往往几十年已经过去了。这一方面提醒我要关注本领域内的新动向,同时也要发掘历史文献,说不定也能发现闪光的宝石,作为自己研究的新起点。

新的发现出现以后,迎接它的很少会是鲜花和掌声,相反,各种怀疑、反驳甚至对立的证据则是家常便饭。这很正常,因为新的发现很少是完美的(在这一点上追求完美也不现实)。当然,这种情况下的质疑并不一定是恶意,也不见得是坏事。反对的声音往往会帮助科学家完善自己的理论和发现。但这也曾造成过悲剧。另外,新出现的成果常会以反传统反权威的面孔出现,这样那些传统卫道士和权威崇拜者自然会起来保护自己,反对新知。若是新发现会损害一些商业公司或者政治精英的利益,它们也会不择手段的压制真理。科学争论永不会停,虽然反对的声音有时会占据上风很久,但只要科学家坚持,真理早晚会取胜。

除了以上列出的原因,革新的阻力,各种反科学的迷信,伪科学以及科学本身的消极方面也是阻止新科学发现及时得到承认的重要原因。很多人不喜欢新东西,这在科学界也不例外。就像不喜欢新东西的人经常是保守的老头子那样,在科学界中阻碍革新的声音也经常来自年长的科学家,很多人还是相关领域的权威。他们的否定性预言常常被追随者奉为教条,成为革新的障碍。新发现必须先面并打破对这些牢固的老旧思想才行。虽然结果经常是真理最终得到确认,但是这期间消耗的时间往往令人痛心。

反科学和伪科学的论调对科学的伤害也是巨大的。而且世界上从事这两个行业的人并不见得比科学家少。从事科学工作的人要对这两类活动保持警惕。

科学是讲求证据的,正如人法庭上会出现伪证一样,科学工作中也有虚假证据。有时候这些伪证是来自于实验对象或者仪器的偶然错误,这对科学发现的破坏作用是有限的。可怕的是故意做假。科学中的欺骗的丑闻屡屡发生,令科学界蒙羞,令相关学者名誉扫地。本章中同样给出了好几个例证,大家不妨一读。

第四章 谈论传统的研究方法和研究步骤,并对波普尔的研究范式做出了四点批判。第五章则重点介绍系统论和还原论以及他们对科学研究的影响与贡献。
现代科学家们采用的研究方法,多是遵循波普尔的假说演绎体系。在这个体系中,人们从假说出发,演绎出使“假说为真”所需要的推断,然后设计实验来验证这些推断。如果结果与推断一致,则假说被确认(但不能被证实)。如果结果与推断不一致,则假说被证伪。这个过程中并不涉及任何创造性活动,看起来任何人都能做。

波普尔的这种观点当然不会为强调科学中创造性作用的贝弗里奇所简单接受。这一章中,贝弗里奇对波普尔的理论进行了批判,并且强调了创造性问题解决在科学研究中的作用。贝弗里奇认为:
一,波普尔的方法重视批判性思维而忽略创造性思维是本末倒置。科学家的最主要工作是创造性的产生新概念,新发现,而验证这些新发现则是第二位的。
二,波普尔的方法重点在于证伪,证伪的方法很容易扼杀新思想。新思想的出现需要寻找证据来支持,而不是将其证伪。
三,波普尔主义的证伪方法不能被划归为严格的逻辑。
四,波普尔主义认过分强调了“唯一有价值的假说是那些对于检验和可能的反驳敏感的假说”。很多假说,甚至是作为科学基础的很多假说其实都是不可检验的。

研究的基本过程,即使是研究生也都知道:1)问题确认 2)资料收集 3)发明假说 4)实验 5)发表。贝弗里奇对这些步骤进行了分别论述,我就不展开了。

第四章中提到的是科学研究的传统方法,即注重问题的各个要素,常常把问题分解成要素进行探讨研究。而事实上,这些因素彼此并不孤立,而是存在于一个统一体之中,而且“统一体比它的各个部分的简单几何包含更多东西”。这就是第五章中介绍的系统论的主要观点。系统论为人们解决复杂非线性问题提供了一组新的方法,并且被应用于军事,商业,企业管理甚至生物科学等各个方面。

与系统论对立的观点是还原论。还原论者用化学和物理的术语和基本定律定理来解释一切。他们相信世界上一切事物都可以分解简化为物理化学定律,除了物理-化学定律,这世界上就没有别的了。

在哲学上,系统论和还原论虽然彼此不相容且有很多争论,但二者应用到研究方法上,则可以产生互补的效果。

第六章中贝弗里奇谈论了科学作为一项事业该如何进行计划和管理。
对于科学的分类,目前比较流行的是理论科学和应用科学。应用科学是一个普遍被误解的词,贝弗里奇认为将其称为应用研究更为合适——这样至少能与各种应用科学发现进行科技发明的活动相区分。应用研究同纯理论研究一样,并无智力上的高低贵贱之区别,同样都会产生新发现。其唯一的区别在于研究的出发点不同,纯理论研究只关注做出新发现,而应用研究则更着眼于研究具有“有用性”的问题。

根据研究动机的不同,目前有5类被广泛接受的研究分类。这些分类主要是为了方便行政管理,分类之前往往并非泾渭分明。这不是我的兴趣所在,就不一一列举它们了。

科学作为一项事业,需要资金支持。提供资金支持的部门往往会有对资金有计划和管理,这些对资金的计划和管理往往会延伸并影响到科学的计划和管理。作为大部分学人,可能无法参与到这些计划和政策的制定过程中去,但是每个研究者都应该关心这方面的动向。如果你选择的研究课题很难得到资助,那么很有可能你的宝贵精力会被浪费到会半路夭折、毫无成果的事情上。

科学家们是反对对科学进行过分的计划和管理的。因为真理很少是按照特定的研究计划而产生的。而过分的管理和计划会阻碍科学家们自由的思考自己愿意解决的问题,也会干预科学发现的进程。

第七章中最有意思的是优秀科学家之前往往有师承关系。
科学领域中有一个非常有趣的现象,这一现象符合中国的一句古语:名师出高徒。这一点可以从对诺贝尔奖金获得者的“谱系”研究中略见一斑。许多诺贝尔奖金获得者之间都存在着师承关系。

成功的科学家的榜样作用,可以在学生身上激起的研究激情,更能影响他们的工作方式。有激情有好的工作习惯加上名师的指点,成功的几率自然就大些。所以立志于科学研究的学生在选择导师时,一定要尽量选取成功的科学家和富有创造力的团队。

如果没能有幸跟随才华横溢的导师和富有激情的团队,读一些重要的科学史著作也可以给你以前进的动力。读这些著作,重要的是了解科学家怎样做出重要的发现。于此相比,谁在什么时候做出了怎样的发现反而不是那么重要。要向猎人学习捕猎技术而不要瞻仰他们的猎物——不然你还得饿肚子。

做出好的研究也需要提高研究者本人的科学鉴赏力。方法是:研究杰出科学家的工作方式和培养幽默感。这也提醒年轻的学子在求学时,一定要拜成功的科学家为师,争取进入富有创造力的团队。如果没有这样的条件,也可以通过阅读来了解和接触成功科学工作者的工作和研究方法来提高科学鉴赏力。

尽管向有经验的科学家学习对于年轻学者非常重要,同时我们也应该注意到科学家们最重要的发现往往是在年轻的时候做出的。作为年轻人的我们毫无疑问需要虚心,但是妄自菲薄却是不必要的。毕竟,世界就在我们的手中发生着改变。

第八章中作者着重探讨了科学技术的副作用,并认为这些副作用不应该由科学家负责。
在最后一章的开始,贝弗里奇总结出杰出科学家所具有的五大共同特征:超人的求知欲和好奇心,热衷于工作,独立思考,献身艰苦工作和拥有强烈的荣誉感。之后他又列举了诸多现代社会对于科学的指控,并为科学的中立性进行辩护。

尽管科学技术的发展使得人类的生活水平获得了前所未有的发展,人们对于科学技术的反应并不全是积极的。科学技术的发展有诸多副作用(比如核战的可能),是科学面临的最多的指责。然而,对于科学的种种指责多是来自于对科学的不了解。因此科普工作对于“一个健全社会的前途来说...是绝对必要的”。这就需要科学家们在实验室里进行研究的同时也应该放眼到整个社会,关心科学技术可能会带来的社会问题,并且担负起监督科学技术使用和普及科学知识的社会责任。可是,科学家在其专业领域以外,“并不比其他人更聪明,也难摆脱个人偏见和感情用事”,犯错误跌跟头更是常有的事。科学家的任务应该是且只是向公众展示真实的图景。至于对于科学发现的使用做怎样的抉择,是每一个地球公民的共同义务与责任。

科学知识是人类手中的一件强大工具,我们已经利用这个工具开始改变现状影响未来。科学技术是可以造福人类的。这要求科学家们继续努力工作发现新知,也需要每个公民都承担起自己的责任,为人类的美好明天共同奋斗。至于我们的未来是天堂还是地狱,就看我们朝着那个方向努力了。贝弗里奇在这个问题上的态度是乐观的。我自己虽然也不悲观,但比他要更谨慎些。我对人类的信任没有贝弗里奇那样强。


地址一:from Acrobat
地址二:from 115.com


在线预览
(如果你是使用rss订阅或者浏览器的版本太低,可能会看不到在线预览,请访问收心阁预览,并安装flash插件).


2009-01-08

[心理藏书]上瘾五百年 090


作者: (美)戴维・考特莱特
译者: 薛约
副标题: 瘾品与现代世界的形成
ISBN: 9787208054530
页数: 212
出版社: 上海人民出版社
定价: 22.0
装帧: 平装
出版年: 2005-01
文件格式:影印PDF(带完整书签),清晰
文件大小:压缩前31MB/压缩后14.39MB
【conge按】:
在这本《上瘾五百年》即将在收心阁的心理藏书中发布的预告贴出后一天,我就将这本书读完了,顺便按照目录制作了完整的书签。等不及的把它拿出来共享,并向所有人推荐。

这本书并不是心理学著作,但是我还是愿意将它放到心理藏书中。这并不牵强,因为瘾品一直是心理学研究的一大重头戏。且不说成瘾行为一直是心理学的课题,各种瘾品对于大脑的作用也一直心理学家们的兴趣所在。

在继续行文之前,说一说书的翻译。总体上来讲,此书的翻译还是相当成功,如果不是偶尔出现的小瑕疵(一些心理学相关的词译得不太规范,但不影响理解),我基本上意识不到是在读译作。这里我要花几分钟探讨Drug这个词的翻译。在前面我两次提到的“瘾品”这个词就是译者所选取对drug的翻译。我不知道把drug翻译成“瘾品”是不是这本书的首创,但是如果你用google搜索这个词的话(点击此处看搜索结果),就会发现绝大多数的网页都与这本《上瘾五百年》有关。学过英语的同学应该知道,Drug这个词的意思其实是“药物”。而如果你在欧美国家生活过的话,就会知道此次的最常用意思“毒品”。把drug翻译成瘾品,一定程度上会使人不能意识到这些物质多数曾经是药品的现实,也弱化了它们都是曾经或正在给个人和整个人类社会带大巨大伤害的有毒之物这一事实

提起毒品,人们最容易想起的是海洛因,可卡因,大麻,...。而本文中所提到的“Drug”除了上面的那些,更是包括了烟酒糖茶,还有咖啡因饮料(咖啡,可口可乐)这些国人平常并不认为是“Drug”的东西。我猜想,作者正是考虑到了这一点,对drug的翻译既没有采用比较正统“药物”也没有采用比较流行的“毒品”,二是采用了较为温和的“瘾品”。这样的译法并无不妥,但确有为了迎合普通大众认知而弱化Drug的药用架着和毒品性质,而只强调其因人上瘾这一共性。 但这与作者的本意似有相悖:烟酒糖茶这些东西,无论从其滥用的危害到使人上瘾的特性,都与毒品无大差别。不过这里我还是采用瘾品一词,一是对译者的尊重,而来则是,我也是在想不出怎样的词能涵盖Drug一词的全部含义。

本书中,作者对流行与世界的毒品做了介绍:三大宗的咖啡,烟,酒和三小宗的鸦片、大麻、古柯叶做了介绍,提出并回答了为什么这些瘾品成为了世界流行的货品而不是其他。之后他分析了瘾品与贸易,瘾品与权力的关系。作者叙述的诸多现象与史实让我惊叹不已。学界政界以及一般大众对于瘾品流行的所起的作用更是使人深思。

瘾品,无论是哪一种,都是利用了人自身的弱点而大发神威的。而一旦有机会接触瘾品,极少有人能逃过他们的魔掌。对于我们来说,最好的方法就是不去尝试第一次。因为一旦被他们掳获,人就会被它改变改变——没错,毒瘾可以戒除,可是戒除之后的人们,再也不可能恢复到吸食毒品之前了。他们会记得High时的幸福感觉,那感觉是那样的廉价(但是代价也巨大)。一旦再次面临诱惑,这样的人更容易重蹈覆辙。

我在这部书中学到不少,也对不少社会问题的有了更为清醒的认识。比如公众和政府对瘾品的依赖。公众是使用上瘾,政府是对其税收上瘾。戒除瘾品的难度和可能带来的社会、经济问题:个人戒毒难度相当大,不戒又伤害身体浪费财富。政府多瘾品管制程度加大,会引发黑市交易,不但会减少税收,还存在引发社会动荡的可能;政府管制放松,则会引来滥用,而滥用带来的生产力降低,医疗负担增加和相关的社会问题(犯罪)也是难治的毒瘤。

此外,因为瘾品的治疗作用和毒害作用兼有,医生在使用这些物质时经常面临两难的局面。使用某些瘾品可以治病救人,却也容易病人对这些药物上瘾,如何取舍并不是件容易的事情。而“聪明的”大众不断的试用各种医用药物的非医疗作用(通过服用感冒药止痛要来过瘾的事屡有发生)。

国家政治精英使用瘾品为自己赚取财富,控制底层劳工,用心险恶。但他们反过来又深受其害,欲罢不能。待到想要禁绝的时候,自己中毒已深,难以成功。

个人的教训。尽量不让自己将来的孩子过早接触各种瘾品。一定找适当的时候像他传达瘾品的害处和统治阶级放任瘾品使用的险恶用心。

读罢此书,我感想颇多,不能在这里一一尽数。而且,说得再多也是嚼过的甘蔗渣子,没多少味道。原书奉上,还是请各位自行品尝吧。



地址一:from Acrobat
地址二:from 115.com


在线预览
(如果你是使用rss订阅或者浏览器的版本太低,可能会看不到在线预览,请访问收心阁预览,并安装flash插件).


2009-01-07

[本站公告]收心阁的08总结和09计划


这是我09年的第一篇博客文章,想对08年做个小小总结,再写一些09年本博的一些打算。

08总结
08年,我在blog上发表了一共有60篇各种各样的文章,其中有一大部分是写自己生活的原创类文章。这些文章(共16篇)包含了自己的随想,梦境,游记和一些生活事件,我把它们归在了自说自话栏目里。它们虽然与学习无关,与心理学无关,但却正符合收心阁这个blog名字。我给这个blog取名为收心阁的意义之一,就是要收敛自己的心性,追求内心的平和。这些文章也对我的读者朋友们似乎并无太多价值(除非你愿意了解我这个人),但它们对我个人而言却是相当重要的:写这些文章帮助我记录生活,平静内心,也帮助我表达情感,理清思维。它们是我释放压力的书写治疗,也是我走向内心的桥梁。

收心阁的第二层意义,是收藏心理学相关的信息。这其中的重头是下载类文章。08年我一共发布了13篇文章来分享各种科学期刊科普杂志的下载链接,再有就是14篇心理藏书。比较可惜的是,那些杂志分享文章随着westmagz.com的关闭而全部失效了。更为遗憾的是这些杂志我大部分也都没有下载,不能更新那些下载链接了。虽然继续跟踪这些杂志对于我来说并非难事,但是以后这个栏目是否再开,我还是要考虑一下。这一点上,我也想听听读者朋友们的意见,如果你继续想在收心阁中得到这些科普杂志,就给我留个言。如果需要的人多,我会继续的。

心理藏书这个栏目我一直很重视。我从06年4月份开始写发布心理书籍,到现在已经快三年了。凭着这个发布计划,我的电子书知识有了很大的提高,结识了许多好网站,认识到了网盘下载的好处,还学到了一些制书的常识。我的计划是在心理藏书栏目里发布100本书。本来这于我并不是难事,因为我的硬盘上的心理学书籍早就超越了这个数目。之所以一本本的发布的这么慢,一是因为我的希望下载这些书的人不要像我一样,让这些书躺在硬盘上睡觉,而是拿到手就去读它们;二来则是这几年中我时不时的生病,没有总在关注blog的文章发布;三就是身体的疾病和学业的压力带来的不稳定的情绪状态,经常郁闷的不愿做任何事情,发博文也就放下了。尽管如此,收心阁的心理藏书项目还是踏实的迈进了09年,并且一共有89本书入库了,距离一百本的目标,也仅仅有11本了。今年我会争取在第一季度把11本发全。提前预告一下:目前在计划中的两本书是《上瘾五百年》《Functional 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我正在阅读前者,同时在为PDF文件制作书签。后者是一本非常经典的教材,网上或有流传其影印版本,而我目前正在对它进行文字识别,排版和校对,到时候会提供给大家一本文本/图片双层PDF。

除了这些之外,网站还有一些科普视频,软件网站推介(心理相关下载相关)和零星的影评,就不一一列举了。


网站变动:

网站目前文章的栏目分类,坦白的的说,我开始并没经过计划,所以显得凌乱,有的文章归类也不是十分正确。分类整理正是我不擅长的地方,也是我要加强的。但目前我没有整理它们的打算,免得这样的整理会使得一些链接失效,给大家带来麻烦。

08年底到到现在,收心阁还是有了一些很大的变动的,首先是我把域名给换成了更贴近收心阁英译的PsychAttic。其次就是把模板更新了一下,算是新年换新衣。习惯于用RSS订阅的朋友一定要用你的浏览器访问一下收心阁的新地址PsychAttic.blogspot.com,看看这个新模样你是不是喜欢。你们的反馈总能令我开心好久。

09打算:
09年,我打算继续更新“心理藏书”到100本,兼顾心理学的中有意思的研究。(要不要期刊杂志,得等你们的反馈之后我再来决定)。在这个基础上,我会增加自己的读书心得和学习笔记进来。读书心得和书评会用中文发布,如果我手头用电子版那也一定会拿出来跟大家分享的。学习笔记多半会是英文的,毕竟在美国求学,学习和科研用的语言是英语,我也的确要多多练习英文写作。

同样,如果有时间我会继续充实自己的“自说自话”,通过写文章来接近自己的内心真的是一种好方法。也希望能通过这样的文章能交一些朋友。
在收心阁新主页的“about me”栏目中写着我最近关注习惯养成和GTD。我自己也在努力让自己养成各种各样的好习惯。我会在这里分享各种心得,体会,也希望能交到更多关注个人成长的好朋友。

至于博客的更新频率,恐怕仍是目前的比率。我不想让我的文章成为你Rss阅读器里等待被清零的数字,也不希望你本就信息过载的互联网生活再添压力。我会用心的写文章,也希望你能静心下来读。不过我的建议仍是,少上网多读书。我自己也会身体力行的去这样做。(少上网多读书是我新年中要养成的习惯,而我正在这样做。)


明天,是2009年春季学期的第一天,我已经准备好了去迎接它。希望你,我的读者朋友,会有一个美丽的春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