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05-31

觉醒 之一

【原文】
Only by wakening can you know the true meaning of that word.

Instead of being lost in your thinking, when you awaken you recognize yourself as the awareness behind it. Thinking then ceases to be a self-serving autonomous activity that takes possession of you and runs your life. Awareness takes over from thinking. Instead of being in charge of your life, thinking becomes the servant of awareness. Awareness is conscious connection with universal intelligence. Another word for it is Presence: consciousness without thought.

What is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awareness and thinking? Awareness is the space in which thoughts exist when that space has become conscious of itself.

【译文】

只有觉醒了,人才能明白“觉醒”究竟指的是什么。
当你觉醒了,你才能摆脱在思维中迷失的状态,认识到你是“觉醒”(*)背后的“觉醒者”。觉醒之前,思维是服务于自我的自主活动,它如鬼魅附体般掌控你的生活。“觉醒”从思维那里讨回控制权。思维不再主宰你的生活,而成为了“觉醒”的奴仆。“觉醒”是你同全体智慧的有意识对接。“觉醒”的另一个表述是“当下”,即清醒却无思维(干扰)的状态。

“觉醒”与思维的关系又是什么呢?“觉醒”是空间,当“觉醒”察觉到自身的存在时,思维便只能存在于“觉醒”之中。

【心得】

“觉醒”为理性思维建立了边界。在“觉醒”之中的思维,想法,主意等等成为了有限的,可观察的个体。我们的行动虽然还是可以由思维来指导,但是我们已经可以看清楚我们是如何被某一个或几个想法所左右的了。甚至,改变/放弃/生成思维和想法成为了可能。

“觉醒”是自我认识的第一步,是自我控制的发端,是内在平和的先决条件。因觉醒而产生的内在空间,正是“内在平和”一次中的“内在”所指。在这个内在空间里,思维与行为的互动,冲突,争执,妥协,同化... ... 一切的一切都将清晰可见。

内在空间,我来了,我看见,也必将征服。

*注,带引号的觉醒,引号的左右是强调其词性为名词。

2011-05-20

[自说自话]态度/情绪/行为 三角

  理性+情绪,或者说是态度+情感是人类做出各种古怪行为的基础。
  
  态度/情绪/行为 这是个三角,他们的关系特别有趣。为了保持三者的平衡,有人说“态度决定一切”,有人强调“积极心态的力量”,有人强调“get things done(GTD)”。他们都有一定的道理,因为态度/情绪/行为这三者之间,是互相作用,互相影响的。有的正确的态度,会保证个体做正确的事情,从而心境平和愉悦。而积极的心态也必然导致向上的态度和行为的动力。通过正确的方法完成重要的事情,无疑会带来良好的心情和态度。反之亦然。从这个三角上任何一个点上加上积极的力量,都会引发良好的连锁反应。

这个三角理论,也能解释很多日常生活中常见或者奇异的行为。

人类的生存本能决定了人要保持最自我的良好感觉。想要生存的来源是认为自己值得生存,而感觉良好的生存才值得。因此,这个三角的一点,经常是一个已知的常量:要让“自我”感到舒服甚至愉悦,也就是保持良好的情绪。能否达到这一点,就决定另外亮点。要达到感觉良好这一目的,其实挺简单的,就是要保持态度对行为的一致。
  
  如果二者起冲突了,情绪就变坏了(焦虑 愤怒....)
  
  通常情况下,要想避免情绪变坏,保持态度与行为的一致,人们只要做自己认为正确的事情就好了。 这就是“态度决定一切”的出处。
  
  态度决定一切,好像了解了一个人的态度就能预测一个人的行为了。如果你这样想,就错了。因为,有些时候,你做出的行为与态度会相悖——人人都会犯错,不是么?
  
  那么,当一个人做出与个人态度相悖的行为时,会发生什么呢?没错,人的态度会发生变化。这种态度的改变是无意识且不受控制的,做出这种改变的人甚至根本就不知道自己的态度其实是受了行为的影响。那些笃信“态度决定一切”,认为自己能控制自己态度的人,也不能避免这个过程。这在心理学中有个理论来解释这个现象,叫做认知失调理论。
  
  如果态度和行为相矛盾,而这两者又都不改变,会发生什么问题呢?
  
  没错,情绪会变得不正常。

本文来自于对 这篇文章的回复。本文没有做任何例证,是作者偷懒了。如果你有兴趣,欢迎回复,给出支持或者反对这个三角理论的例子。

2011-05-01

推荐书《The Anatomy of Peace》

首先,这本书我推荐给所有人看。这本书,我看的是英文版。中文版我们看过,不过,在豆瓣上评分也很高,也没看到有人提翻译的有问题。想来应该不会太差。书的内容我不透露了,也暂时不做总结。虽然我有一些想法,但还是等我再看第二三遍的时候再做总结吧(这书是值得再三看的)。

不过,中文版的书名被译作了“化解内心的冲突”,比起原书名,这个名字将此书中提到的原则的适用范围一下子限制到了个人。实际上,本书的内容是讲人际关系的,准确的讲,是个人作为个体如何处理与其他人的人际关系的。里面确实也包含了世界和平的基础。不过,这个书不是跟我们探讨世界和平的。然而,看了此书我却开始想世界和平是否能实现。对此,我是打问号的--这也引出了一个问题--这就是权力在冲突中的作用(不仅仅是内心冲突,也包含了战争/斗殴/家庭暴力/学校霸王...等等)。

看这书的时候,这个问题在我头脑中显现,而读遍全书也没有找到答案。

如果有权有力的一方一心向站,把我们拖入战争与冲突,我们还怎么利用书中提到的那些理论来化解冲突呢? 似乎化解冲突的关键更在于有权一方啊。

比如,老百姓在家里,有人来拆你的房子,你怎能化解这个冲突?
你在学校里谨小慎微,却总有打孩子来欺负你,你怎么做到不抱怨?
这样的例子不想多举。意思很明白了,当有权/有力的人对我们夹枪带棒时,如何做到不将其视为禽兽?

说道这里,我不得不佩服刘--晓--波的 我没有敌人的声明了。

可是,他虽然眼里没有敌人,心里没有敌人,可是有人把他当作敌人。这个时候我们该怎么办?

Peace还是War,战争还是和平,不是一个人的事情。我承认我们遇到的很多情况,都与自己的内心有关。我们不想要战争,痛苦,挣扎。但是如果真的有人来挑起战争,我们也可以心平气和的去战斗。但是有没有战争,似乎和有力的掌权的一方是怎样的心态与行动有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