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02-22

[心理藏书]Brain Mapping: The Methods, Second Edition 094


作者: Toga, Arthur W. (EDT)/ Mazziotta, John C./ Toga, Arthur W./ Mazziotta, John C. (EDT)
书名: Brain Mapping: The Methods
ISBN: 9780126930191
页数: 877
定价: $230.00
出版社: Academic Press
装帧: HRD
出版年: 2002
语音:英语
文件格式:文本PDF,100%版面还原,压缩为7z格式
文件大小:PDF/44.25MB;压缩后/40MB

【Conge按】:我目前在上一门叫做EEG and MEG Research in Cognitive Neuroscience。教授这门课的Clementz教授采用了《Brain Mapping: The Methods》的部分章节作为阅读材料提供给选这门课的学生。这样,我就有机会读了此书的关于EEG和MEG的部分章节。个人感觉,这本书对于EEG/MEG这两种脑成像研究工具的原理和方法讲得非常详尽,也比较易懂。相比我上个月介绍的《Methods in Mind》这本书中的有关EEG/MEG的章节,《Brain Mapping: The Methods》这本书更偏重于原理的介绍,内容也更深一些。我为读过的本书中的每个相关章节都写了长度为一页的summary,如果有人感兴趣,我会将它们也放上来。

另外,这本书并不只是关于EEG/MEG的。它的内容几乎涵盖了目前认知神经科学中所用到的所有无创性脑成像的数据记录方法,数据处理的统计知识和如何将结果可视化的方法。相信所有对于功能性脑成像这一研究方法感兴趣的人,都可以从这本书中获益。下载之前,你可以先参考本书的目录,找找是否有你感兴趣的内容(或者先预览一下此书)。

最后,conge提醒大家,书是用来读的,下载了放在硬盘上存着不是什么好习惯。希望大家能跟我来交流读书心得。 :)



下载链接:

地址一:from Acrobat
地址二:from 115.com
地址三:from iFile.it



在线预览
(如果你是使用rss订阅或者浏览器的版本太低,可能会看不到在线预览,请访问收心阁预览,并安装flash插件).


2009-02-15

[自说自话]情人节


去年的情人节相比,今年的情人节过得相对要简朴一些。我总觉得自己是个不爱过节不爱送礼物的人。每逢过这样的节日到来,我的心中总是有点不知道该怎么过的感觉。多数时候我甚至想混混就过去算了。但想归想,这却几乎是不可能做到的。刚刚进二月,各种情人节相关的广告就会布满商店,电视,广播,报纸,还有各种网站。各种投递广告会跑进你的信箱,电子信箱更是会被情人节的各种Spam塞满。即便你不看这些广告,你也会看到你的朋友们在他们的blog上,twitter上诉说他们的情人节心情。 这样铺天盖地的提醒,让你都不好意思说你忘了买礼物。

过这个节,鲜花是不可少的。虽然mm提前就祝福我不要乱花钱,甚至要求我给她买个低于5美元的礼物,这基本上是不可完成的任务。我在周五的去买一周的食物时候,亲自挑了一束红玫瑰。mm看到,嘴里说不要,但是双眼中却幸福的放光。是啊,收到鲜花,总是会让女孩子开心的,即便你是当着她的面选花/付钱。

买礼物这事,是要避开对方的视线才好。只有在对方不知道的情况下,才有惊喜。不过情人节这样的节日,人们一般都会期望得到礼物,若想让对方惊喜,还得在礼物内容上花点儿心思。不过mm给我惊喜的方式有些特别:就是上面提到的,她说这个节日不要什么礼物,向我传达要省钱的信息。加上我从来也不热衷过节,这就足够让我不存什么对礼物的期待了。这个小把戏对我很有效:当她在情人节的清晨把礼物塞到我被窝的时候,我就很是惊喜了一下。那是一件纯棉紫色长袖套头衫,摸起来很舒服,穿起来也很舒服。 我拿到手就穿上身了,连做饭也没有脱下,所以今天就必须去洗了 :)

说到做饭,这就是我给mm的礼物。理论上讲,这个礼物并没有额外花钱。我只是把平时要吃的米饭从碗里挪到了盘子中,然后整理成了两个心型。这虽远非完美,但是, those are hearts from my heart。

Brown Rice dish

2009-02-14

[GTD]闭关30天,养成新习惯



什么是闭关
我对这次闭关的定义,有两个部分组成:一是不折腾自己的电脑,二是不在网上泡着。这包括:不在电脑上安装卸载任何软件,不在参与网上论坛、豆瓣小组和邮件列表,不通过google reader的订阅来获取信息。 为此,我在论坛上请了假,把邮件列表的更新定为no email,将Google reader里的Feeds清空,最后在豆瓣上宣布闭关。

闭关期间,我仍使用的互联网服务有email,twitter和google的日历,文档,搜索,博客等。

我为什么要闭关 (原因和目的)

我闭关的直接诱因并不只一个,待我一一道来:第一个诱因AF*网友在豆瓣发的是这篇帖子 ,AF*在豆瓣的"每月养成一个好习惯 "小组中总结两个月以来养成的新习惯时,向我推荐了一篇名为"30天走向成功"的文章。这篇文章的提到了一个做法,就是好习惯有很多,但是究竟哪个更适合自己却不容易确定。这种不易确定使得很多人在养成好习惯的行动前止步不前。于是该文作者提出,不如就随手拈起一个习惯,先实行30天看看。因为30天足够你将这个习惯初步形成,而且届时你就能知道它是否适合你,如果适合,剩下的事情就是好好保持就行了。Conge 我觉得这个先尝试一个月,30天后再做定夺的主意挺不错,于是就想找个什么小事来挑战自己一下。

幸运的是,"30天走向成功"里列举了不少可以让读者开始一试的小例子,其中一个是"不上在线论坛。尤其是你觉得自己已经上瘾的时候。这可以帮你脱瘾,并能帮你弄清参与对你到底有什么好处(如果有的话)。30天之后你还是能赶上形势的。" 嗬,正合我意。我正感觉自己日渐沉溺于网络信息的获取而不能自拔呢。每天来自互联网各个方面的信息铺天盖地,这种信息获取方式固然方便快捷,却也使人感觉迎接不暇。我必须付出很大的信息过滤成本和时间成本才能获取真正有价值的东西。这种成本的付出常常让我觉得得不偿失,可我却对其欲罢不能,难于割舍。思来想去,要让自己能把更多时间花在思考和做更加有意义的事情上,就要减少或者切断这种互联网信息获取渠道。于是,我决定在30天内不登录各种论坛,小组,不再订阅各种blog。

从1月3日开始,我在所任职的论坛请假,在豆瓣发了一篇闭关贴,在晨间日记里设定了倒数计时,开始了为期30天的"闭关"。

闭关的执行情况如何?
我要说,总的来说很不错。闭关这些日子中,我没有在各种网站发过任何帖子,也没有批阅帖子。除了在豆瓣上添加最近看过的书籍(30天中有大概三次)之外,都没有再上过那些原先每天必上的网站。

闭关的同时都完成了那些事情?
在闭关的过程中,我仍然使用互联网,但这些应用中绝大部分是学习和工作所必须的,比如:通过email联系安排各种事务,使用搜索引擎查找文献,使用日历安排日程。我还写了几篇blog,并使用Twitter同一些网友保持联系,获取信息。但是我的互联网使用时间大大的减少了

互联网使用时间的减少,使我有更多的时间和精力关注自身习惯的养成。这段时间一直在着力养成新的习惯,这些习惯包括:
1.晨间日记
晨间日记真的是一个好方法,利用早上的美好时间来回顾前一天的工作、经历、心情,再安排一下这一天各种事物的轻重缓急,一天就能有条不紊的度过,效率也提高许多。最重要的是,我的焦虑水平大大的降低。这对我的身体有着莫大的好处。

2.早睡早起
早睡早起是我大学之前一直保有的习惯。在上大学之前,我主动熬夜的次数加在一起也不过十次,除此之外的晚睡加在一起也不过五,六次。自从上了大学后,尤其是在大三没人限制作息时间之后,这个早睡早起的习惯就被不知不觉的抛弃了。

互联网是另一个使我熬夜的原因。自从迷上上网之后,熬夜的事情发生的频率明显频繁。熬夜的直接后果,当然就是日间精力的下降,健康也走下坡路。

写晨间日记的习惯使得早起成了我对自己的自然而然的要求。原因很简单,晨间日记要在早晨写。不能早起自然就无法写晨间日记——若是拖到中午才起床,那不成了"午间"日记了?

早在闭关之前,我就写过一篇关于早起的文章。该文中,我建议把自己喜欢的事情安排到早晨来做,以增强早起的动力,提高早起的成功率。我自己早起的动力就是 1)写晨间日记 2)自己做好吃的早点。新习惯的形成并不那么容易,下面图中的上面部分是我闭关30天中起床时间曲线,图中显示我多数时间都做到了8点之前起床。

做到早起了,早睡就不那么难了,因为到了晚上自己自然就困得早了。图中的入睡时间曲线显示了我的还是有几天比较早睡了的,而且很少熬过半夜了。

3.锻炼身体
早睡早起之后觉得精力好,自然就想到了去锻炼。这段时间我发现了一个更适合自己的锻炼方式,就是划船机。这种锻炼方式同我喜欢的跑步一样,都是都是一项全身运动,并且可以自己控制锻炼的强度。比跑步好的地方则是,划船对膝关节的冲击小,一个月的锻炼我的膝关节都没有不适感。(而我每次开始跑步都会伴随膝关节的不适甚至疼痛)。

自从锻炼开始,日间的经历明显转好,睡眠质量也提高。身体外观也有明显的变化,看上去强壮些了。

4.每日计划
以前看过许多GTD书籍提及提前计划的重要性,但是我总是不得要领。自从开始关注自己的习惯养成之后,我几乎是自动的开始 了自己的时间管理。在晨间日记的记录过程中,总会加上本日的计划事项。在这个过程中,gmail中的Task还有google的日历都给了我很大的帮助。 有计划有执行,开学头一个月的学习进行很顺利,心情也好很多,没有多余的焦虑情绪了。我会持续关注GTD和习惯养成的。


对自己的闭关做怎样的评价?
30天的闭关,给了自己许多好处。第一,感觉自己能够掌控自己的生活,可以从沉溺网络转变为自律的人,战胜自己的拖拉症。第二,找到了适合自己的锻炼方式,身体有好转。第三,开始好习惯的养成,做一个高效且快乐的人....

出关后如何打算?
现在我已经恢复以前的网络活动,但是频率已经没有那么频繁了。blog订阅也要重新整理,避免信息过剩对自己造成负面影响。
事实证明,每月养成一个好习惯的确是可行的。我会继续以30天为周期,尝试各种新习惯的养成。目前进行的是“6:30起床”和“睡前泡脚”。

希望大家都来尝试一下30天养成一个好习惯。

2009-02-13

[心理藏书]In Search of Memory 093


作者: Eric R. Kandel
副标题: The Emergence of a New Science of Mind
ISBN: 9780393329377
页数: 510
定价: USD 17.95
出版社: W. W. Norton
装帧: Paperback
出版年: 2007-03-19
文件格式:
英文版:文本PDF,清晰
中文版:影印PDF,清晰,保留版式
文件大小:
英文版:2.38MB/压缩后2.25MB
中文版:26.5MB/压缩后25.2MB

【conge按】:
这本书,我应该是早就看过了。昨天有网友在收心阁留言,说他/她的专业方向是学习与记忆,问我有没有这方面的书。这让我一下子就想起了坎德尔的这本《In search of memory》。我还以为我早就在收心阁中介绍过这本书了呢,结果找了半天也没在收心阁中找到它。于是今天决定发布出来,以飨读者(特别是网友)。另外,我当初读的是这本书的中译本《追寻记忆的痕迹》,译者是中科院心理所的心理学教授罗跃嘉。罗教授的译笔算是不错,加上有专业知识的背景,可以保证在翻译这种科普类型的书籍的时候,不会犯太多的低级失误。因此,对于英文阅读速度比较慢的读者来说,读中文版也不错。这里再广告一下:收心阁中曾经发布过罗教授的《注意的认知神经科学研究》,这是一本学术著作,由罗教授的博士论文改编而成书。对注意感兴趣的同学,或者想考罗教授研究生的同学,不妨读一读它。


坎德尔博士是获得过诺贝尔奖的。按照惯例,诺贝尔奖获得者都会写一本自传性质的书,介绍自己的学术和生平。《In search of memory》正是这样一本书。在书中,坎德尔博士将自己走过的半个多世纪的成长历程以及学术道路做了回顾,也对自己的研究做了总结。对于年轻学子来说,从科学巨匠的经历中汲取营养,吸取教训,获得鼓励,能帮助我们在学术道路上充满信心的坚持下去。

我觉得这本书很易读,这些有经验的研究者都是很不错的老师,可以驾轻就熟的将科学问题和人生问题用浅显的故事和道理传达给你,还不但吸引你阅读,而且激发你的思考。我给这本书评5星,你不妨也读一下,看看你能得到些什么。

有幸的是,我在网上找到了《In search of memory》这本书的英文版和中文版,现在放在一处,大家各取所需吧。


下载链接:
英文版:

地址一:from Acrobat
地址二:from 115.com


中文版:
地址一:from Acrobat
地址二:from 115.com
地址三:from ifile.it

在线预览
(如果你是使用rss订阅或者浏览器的版本太低,可能会看不到在线预览,请访问收心阁预览,并安装flash插件).

中文版:


英文版: